证券代码:300007 证券简称:汉威科技 编号:2021-015
汉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投资者关系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活动类别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现场参观 √其它(分析师电话会议)
天风证券、太平洋证券、金鹰基金、浙江宁聚投资、浙江臻远投资、益民基金、
嘉实基金、上海卓尚资管、深圳广金投资、陆宝投资、华安财保资管、嘉实基
金、四川富邦金马资管、上海标朴投资、天时开元基金、上海长见投资、正心
参与单位名称 谷创新资本、上海涌津投资、上海晓煜商务信息咨询、北京和信金创投资、上
海凯石投资基金、山东明湖投资、湖南源乘投资、北京久久联创投资、方正富
邦基金、中欧基金、上海斯诺波投资、深圳熙山资管、深圳市领骥资管、Dantai
Capital Limited(淡泰资本)、Point72。
时间 2021 年 10 月 27 日 15:30-17:00
地点 电话会议
上市公司 董事长任红军先生
接待人员 董事会秘书肖锋先生
一、公司业务发展介绍
汉威二十三年来始终专注于传感器行业,并紧跟时代技术发展趋势、客户
需求,以传感器为核心,不断拓展相关的仪表和物联网业务。二十三年来,汉
威始终坚持这个业务发展逻辑,各项业务得到了较好的成长。
投资者关系 (一)业务发展逻辑
活动主要内容 传感器是核心部件,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也是公司的核心技术,但只做
传感器,尤其是工业领域的传感器,往往并不能带来很大的营收规模。传感器
有很多的技术品种,按照业务品种可分为工业品和消费品,很多品种的传感器
例如压力、温度等传感器早期都只应用于工业领域,随着技术溢出应用到了消
费领域,并且相对来说消费领域对产品的需求量会更大,气体传感器的发展路
径也是同样。十年前,气体传感器绝大部分应用于工业,能源、安全、环保等领域的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在消费领域只有非常少量的应用。由于传感器的产品属性、市场空间限制了产业规模,为更好的发展传感器业务,公司紧跟时代和市场变化,开始往下游发展,延展到了安全仪表等产品领域,仪表业务规模从此得到了快速的成长。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仪表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的作用日渐凸显,逐渐有很多客户希望把数据收集起来进行分析利用,其实就是物联网早期的形态,这就需要公司具有物联网的业务能力。所以,结合时代的发展及客户的需求,公司之后通过自主研发与外延并购,打造了汉威物联网产业生态,确保相关的数据、软件、技术、团队自主可控,保证公司的物联网解决方案满足客户要求,稳定可靠。近两年,安全仪表行业的友商纷纷开始研发和布局物联网,更证明了公司近十年以传感器为核心,拓展相关的仪表和物联网业务的发展逻辑是符合时代发展和客户需要的。
(二)业务模式
传感器和仪表的业务模式都是产销型,生产、销售的都是标准品。传感器的毛利率相对较高;仪表行业暂时没有经过充分洗牌,行业景气度较高,竞争者也较多,但仪表的技术壁垒其实更多体现在核心的传感器上,同时还体现在公司头部企业的规模效益以及供应链优势,目前毛利率也维持在较高的状态。以前市场对安全仪表的重视程度并不高,所以安全仪表市场的成长相对较慢,但最近两年,尤其是新《安全生产法》推出以后,安全责任体系更加明确,法规处罚力度加大,企业、个人都更加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随之带来的是安全仪表市场由以往正常的发展过程,突然压缩了周期,迎来了业务的爆发期。
传感器、仪表产销型的业务模式相对简单,而物联网大多属于“软件+服务”的项目型集成类业务,目前还处于导入和布局期,产品的标准化程度不够高,所以项目实施成本较高。相对来说智慧燃气类项目还比较成熟。但近几年公司物联网行业应用产品的标准化程度正在快速提高,毛利率和净利率也在不断提升,业务属性也越来越优良。
(三)业务未来展望
从业务来看,传感器、仪表、物联网行业应用都有很多机会,但物联网行业应用大多属于项目型业务,业务周期较长,业务质量、利润水平目前没有传
感器、仪表这两类业务高,所以未来几年公司会把业务重点放在前端的传感器和仪表。特别是当前气体传感器已经迎来了从工业端走进消费端的重要时机,在家电、智能穿戴、汽车等领域催生了越来越多的机会。公司从去年开始也在汽车领域加大了投入力度,目前正在与国内很多汽车厂商积极接洽,进行产品试样。随着车规级16949认证体系通过,公司会有大量的传感器在包括空气净化、新风、锂电池安全管理、氢能源泄露等领域的投放。此外,传感器产业化会带动在家电、医疗、呼吸机、流量检测等领域陆续放量,公司预计未来在消费领域会有较好的增长。
从技术来看,公司传感器涉及物理类与化学类两大传感器技术门类,拥有国内最全的技术品种以及领先的技术水平。尤其是在化学类传感器的气体检测领域,公司能够生产全球主流的气体传感器,在气体传感器细分领域具有国内龙头地位。而且化学类传感器对材料、配方、工艺的磨合需要很长的时间,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10月27日,公司在第12届中国国际纳米技术产业博览会上发布了两款最新的MEMS氢气传感器,主要应用于氢能源汽车市场,目前这两款公司自主研发的产品已经达到商业化。这背后正是公司在化学传感器方面的材料、工艺、技术方面沉淀二十多年的经验和实力,也是公司核心技术硬实力的体现。依托传感器核心技术的支撑,公司会不断有新的传感器推出,下游的仪表产品也会直接受益,进而推出新的仪表,同时物联网行业应用也会对仪表的销售形成进一步的拉动,产生数据价值的溢出。
所以,公司在未来几年会更加聚焦主业,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前端的传感器、仪表业务,并最终通过物联网行业应用的推动让公司整体业务实现快速成长。
(四)前三季度业绩情况
传感器:截止前三季度,传感器一直围绕着产品研发、升级迭代、新产品推出等方面不断发力,实现了传统安防、环境领域的稳步增长,家电、汽车领域也在持续推进,红外二氧化碳传感器、热释电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的市场空间也在不断打开。并且,在去年疫情期间应用于额温枪的热电堆传感器的销售出现高峰的情况下,今年传感器业绩剔除热电堆影响后仍然能有较好的增长。
智能仪表:仪表一直维持旺销的状态,营收和利润同时实现了大幅度的增长。国家智慧城市、新基建,特别是新《安全生产法》实施以来,公司不断抢抓机遇,前三季度仪表营收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
物联网:物联网的下游应用端、智慧城市、智慧水务等领域,整体营收也基本达到了去年全年的营收水平,随着业务标准化程度的提升、净利率的提高,净利润也实现了提升。
公司公用事业板块由于自身的业务特性难以实现大幅增长,所以各个业务板块综合后体现的公司整体业绩增速看似不快。实际上,仪表前三季度同比实现了快速增长,在如今安全变为刚需的时代,今后安全仪表的市场需求会更快向头部企业集中,目前公司相关产品的规模效益已经显现,毛利率也在提高。第24届杭州国际燃气展刚刚拉开帷幕,展会上,客户也都表示未来几年气体安全仪表产品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公司目前发展良性,各方面业务前景明朗,也几乎没有商誉减值空间;并购公司的整合工作均已完成,目前已经进入了业绩的产出期;加之时代机会来临,在目前良好的发展机遇下,公司推出了一期股权激励,让全体员工齐心协力抓住时代机遇的同时,分享公司成长的红利。
二、互动交流
Q1:气体传感器当前的市场发展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展望?
A1:当前气体传感器的国内市场从金额上看,进口产品占据较大份额,进口产品的数量不多但价格昂贵。特别是在海上石油、半导体行业,还有一些特殊的化工行业,锂电池等一些特殊的市场,气体传感器几乎被国外产品所垄断,公司正在全力追赶,加速这些领域相关产品的国产替代。
公司气体传感器的产销数量国内第一,主要应用于城市燃气、化工、炼化、冶金企业的安全生产,以及新风机、净化器,检测PM2.5、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家电领域,汽车领域的市场也正在快速成长。
未来,应用于家电、汽车等消费领域的气体传感器在市场被充分打开后,产品相较传统的工业、环保等市场的需求量会更多,同时也会带动公司气体传感器的销量更加快速的增长。
Q2:从长远的角度看,为什么有些企业的传感器品种较多,有些企业较
少?
A2:传感器公司要想做大或者传感器的品类做的更多,关键是底层的技术平台和核心能力,无论是材料、工艺还是设计、结构制造,都取决于能否基于核心技术能力不断地延伸不同的产品和适配不同的应用场景。
相对来说创业公司或者小型公司的传感器品种相对较少,但是随着公司规模增大,品种就会增多,这取决于其核心能力。国外一些大的传感器公司,主要是基于传感器的器件设计、产线工艺能力。一些物理类的传感器,它们的基本工艺、原理相通,设计人员根据需求设计出相应结构的产品,通过产线流片、批量生产,从而实现传感器品种的多样化、规模化。中国企业在设计、工艺、尤其是产线设备能力等方面不具备太多优势,这也是国内市场的物理传感器大批量来自于国外的原因,但是随着中国企业的不断努力,相关的市场份额也会不断提高。化学传感器更多拼的是材料、配方和工艺,材料、配方短期不容易掌握,需要很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和试错沉淀,产品的用户验证周期也很长,所以物理类传感器跨界到化学类传感器难度很大。同样,如果缺乏设备和大规模的产线能力,化学传感器想要过渡到物理传感器也有一定的困难。总之,所有的公司都是基于自己的核心能力,正常延展业务品种,传感器的核心能力越强,品种就会越多。
汉威经过二十余年的潜心研发,现已打造出包含芯片设计、敏感材料、制造工艺、封测技术等全流程的传感器核心技术平台,具备国内领先的气体传感器研发和生产技术,在这个基础上,汉威可以做出各种化学原理的气体传感器,并基于材料、原理延展出红外光电等物理类传感器。汉威的红外光电传感器包括内部的探测器、光源等核心部件都是汉威自主研发生产,并且此次即将在郑州召开的2021世界传感器大会上,汉威也会发布一系列红外光电气体传感器,该类产品虽然需要一定的结构制造技术,但更多的技术含量还是体现在产品的材料体系,这恰恰是汉威多年技术经验的沉淀。
所以,从长远的角度来讲,只有掌握的核心能力越强,传感器的品种才会越来越多,如果只是单纯购买核心传感器的芯片,并根据市场需求做相应的应用设计,那么真正的核心技术就会无法掌握。目前汽车领域检测二氧化碳、粉尘的光电类传感器,其实核心就是红外光电传感器的应用,只是一个应用技术,
作为传感器企业要想长远发展,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前端的核心传感器以及传感器的材料、工艺、产线、制造等核心能力上来。
Q3:公司传感器在汽车市场的进展?
A3:公司前期与国内很多车企建立了沟通,包括产品送样、试用。在车规认证通过后,公司将会进入相关车企的供应链体系,进而实现产品的批量供货。另外,车企通常会选择2-3家零部件供应商,气体传感器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