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代码:688248 公司简称:南网科技
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 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
划,投资者应当到 www.sse.com.cn 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阐述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及应对措施,敬请查阅本报告第三节“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中的“风险因素”部分。
3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
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4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5 大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6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
□是 √否
7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2022年度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25元(含税)。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564,700,000股,以此计算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7,058.75万元(含税),占公司2021年度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34.31%。2022年度公司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本事项已经公司第1届董事会第26次会议、第1届监事会第12次会议审议通过,尚需提交公司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实施。8 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 √不适用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 股票上市交易所 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 变更前股票简称
及板块
人民币普通股A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 南网科技 688248 不适用
科创板
公司存托凭证简况
□适用 √不适用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信息披露境内代表)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赵子艺 李方勇
办公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水均岗6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
号粤电大厦 东路水均岗6号粤电大厦
电话 020-85127733 020-85124771
电子信箱 nwkj2021@126.com nwkj2021@126.com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一) 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公司致力于应用清洁能源技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提供“技术服务+智能设备”的综合解决方案,保障电力能源系统的安全运行和效率提升,促进电力能源系统的清洁化和智能化的发展。
公司以电源清洁化和电网智能化为主线发展主营产品,为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方向,公司逐步发展出技术服务和智能设备的两大业务体系。公司的技术服务包括储能系统技术服务和试验检测及调试服务 2 个类别;智能设备包括智能监测设备、智能配用电设备和机器人及无人机 3个类别。公司的技术产品应用于电力能源系统的电源侧(发电环节)、电网侧(输电环节、变电环节、配电环节)和用户侧(用户环节)相关环节。其中,储能系统技术服务主要应用于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用于提升新能源并网消纳能力、电源调峰调频能力,电网灵活调节和应急支撑能力,用户侧峰谷调节能力,以解决新能源并网时因其随机性和波动性对电网的冲击;试验检测及调试服务主要对常规火电进行检测和调试,提高机组安全运维、灵活调节能力,降低故障率,节能降耗,适应新能源接入以及降低污染物排放;以及电网侧和用户侧的设备功能性能测试和质量评估,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率;智能配用电产品用于对配电网和用户侧设备进行运行状态监视、智能化控制、智慧化运维;智能监测设备用于对电力设施及其所处环境的实时监测、分析和预警;机器人及无人机用于自动化巡检。另外,公司围绕电力生产构建源网荷储智慧联动平台,打通能源产供储销环节,服务电网调度机构实施灵活性资源调控,助力工商业园区开展能量管理并参与电力市场。
(二) 主要经营模式
1、盈利模式
公司的盈利主要来源于技术服务和设备销售收入。在实际经营中,公司通常根据客户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提供定制化的电力能源综合解决方案。公司通常结合自身产品的技术优势、成本构成和同行业竞争对手的报价等因素综合确定各项目的服务及产品价格,随着公司产品日益成熟以及业务规模的逐步扩大,公司会相应调整产品的报价和毛利水平。同时,公司坚持持续创新,不断实现产品的迭代升级和功能优化,以提升产品附加价值和盈利水平。
2、研发模式
公司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行业政策及技术储备发展趋势,分别建立产品研发与技术研发的“6+1+X”研发模式。
(1)具备成熟技术基础的产品研发模式
公司在智能试验检测技术、清洁燃煤电厂技术、新能源高效消纳技术、智慧巡检技术、智能配用电技术、智能监测技术等具备核心技术优势的“6”大方向分别设立事业部,在事业部下建立了“技术总监+产品经理+研发项目组”相协同的产品研发模式,分别对研发布局及技术方向把控、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研发项目的研发计划实施和输出负责。
(2)公共技术和新技术研发模式
公共技术和新技术研发任务由产品研发部在公司战略布局的基础上进行统一规划、布局及实施。挖掘新技术及公共技术需求,采用“揭榜制”面向全公司招募“X”个研发项目团队,完成项目内容的开发及输出。同时为团队配置项目导师进行技术路线指导,确保研发效率和技术先进性。
3、采购模式
公司以公开采购为主要模式,在南方电网电子采购交易平台(https://ecsg.com.cn)、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www.cebpubservice.com)等公开采购平台发布采购公告,接受 潜在投标人投标。采购方式分为招标采购和非招标采购。招标采购是指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规定的依法必须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以及公司自主经营类项目达到招标 条件所采用的采购方式。实施过程中,由公司委托的招标代理机构发布招标公告、组织评标工作,并将评标委员会的评标报告提交给公司采购承办部门。然后,根据招标项目的金额不同,由公司的招标业务工作组或招标领导小组会议审议评标报告,确定最终的招标结果。
非招标采购,是根据公司的采购管理办法,不属于依法必须招标的采购项目均可采取非招标采购方式,分为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询价采购、电商采购、零星采购等方式。
对于产品生产加工所需的物料采购,需送样检测合格后才能下达批量供货订单。同时,公司制定了严格的供应商管理制度,建立了供应商日常沟通机制,以及不良行为的惩戒机制。
4、服务模式
(1)储能系统技术服务模式
根据向客户交付的成果不同,储能系统技术服务分为调试技术服务和集成服务两大类。调试
技术服务模式为公司根据客户个性化需求,进行现场评估,制定详细的综合解决方案及现场服务计划,根据计划提供系统优化调控等服务。服务结束后,根据需求编制项目报告,经审批后出具给客户。集成服务为公司根据客户需要,开展前期项目研究,制定技术方案,采购或开发特定零部件、软件或设备,开展设备功能设计、设备组装、设备单体调试、功能组合、优化或技术改造等工作,设备性能测试合格后交付给客户。
储能系统技术服务集成模式下,公司需要履行的义务视项目情况或客户的需求不同会有所不同,仅有在 EPC 模式下,集成模式包括工程实施节点。
(2)试验检测及调试服务模式
根据服务场景的不同,公司试验检测及调试服务分为电源侧与电网及用户侧两个类别。
电源侧试验检测及调试服务模式与储能系统技术服务模式中的技术服务模式基本相同,主要包括发电机组工程调试、技术监督、涉网试验、机组状态评估、污染物超低排放改造、机组灵活性改造、电力设备故障诊断等服务。
电网及用户侧试验检测服务分为客户现场检测服务和送样检测服务两大类。客户现场检测服务是指依据相关检测标准或规范,由公司编制工作方案,携带检测设备,在客户现场完成检测服务,并出具经审批的检测报告给客户。送样试验检测服务是指公司收到客户寄送的检测样本后,按照公司标准化检测流程,在公司标准实验室中完成检测服务,并出具经审批的检测报告给客户。
5、生产模式
公司专注于智能设备核心软件开发、硬件定制化设计、物料选型、样机试制及小试验证,批量生产环节主要采用委托第三方进行外协加工生产。第三方外协单位根据公司技术资料要求,按产品具体情况开展生产,主要包括生产物料采购、组装、软件烧录、测试、组装等环节。
6、销售模式
公司客户群体主要为电力系统企业,该类客户主要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进行服务和设备的采购,因此,公司主要通过参加竞标获取业务合同。2022 年公司的产品销售仍主要采取线下直销模式,同时公司通过南方电网电子商城线上销售份额也取得了新的突破。
目前,公司产品仍以国内销售为主,主要通过投标信息搜集、客户介绍、主动上门拜访、线下展会宣传推广等形式获取商机,采取公开投标、竞争洽谈等方式取得订单。为进一步增强省外市场开拓和客户服务能力,公司着力优化了营销组织架构,扩充营销队伍且在南京、贵阳等地新增服务网点,分片区开展市场开拓和客户维护工作。同时,公司在交警、轨道交通等非电力行业业务取得了较大增长。另外,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沟通和履约,境外业务得到了较好的维护。
(三) 所处行业情况
1. 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1)电力技术服务行业的发展阶段与基本特点
①储能系统技术服务的发展阶段与基本特点
我国储能产业的战略布局最早追溯到 2005 年出台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指导目录》;2011 年储
能被写入“十二五”规划纲要;2017 年国家能源局出台储能行业第一个指导性文件《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在“十三五”期间实现储能由研发示范向商业化初期过渡,“十四五”期间实现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在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的目标背景下,国家大力推动储能行业发展,相关利好政策持续落地。2021 年 7 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储能是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
装备,到 2025 年,装机规模达 3000 万千瓦以上,到 2030 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鼓
励储能多元发展。报告期内,国家对储能规划、实施政策作出了进一步的细化和指引。2022 年 2月 10 日,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发布《“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要求到 2025 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有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到 2030 年,新型储能全
面市场化发展。2022 年 5 月 24 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
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的通知》,明确新型储能可作为独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2023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