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代码:605488 证券简称:福莱新材
浙江福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编号:2021-001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投资者关系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活动类别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现场参观 一对一沟通
其他(券商策略会)
开源证券 吉金
南华基金 刘凯兴、李昊
凯石基金 张悦怡
上海中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曾思源、许国阳
广东博智兴宇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周莹
上海泽恒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雷昊东
国投瑞银 周思捷
杭州悦易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顾毅华
毅达资本 吴纤尘
参与单位及人员 苓茏投资 豆俊杰、朱乐
国泰君安 黄佳炜
上海山海皆可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李兵
杭州七禾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王晓晖
国元证券 陶春
澜亭资本 柴珊珊
福慧具力财富 吴海滔
惟像资本 陈利红
中财招商投资集团 许文涛、徐越峰
诺亚正行基金销售有限公司 王红月
建信信托 蔡巍
个人投资者 陈禹
个人投资者 林铭
个人投资者 雷梦瑶
个人投资者 徐林峰
时间 2021 年 12 月 8 日
地点 公司报告厅
方式 线下交流会
董事长 夏厚君
副董事长 涂大记
总经理 李耀邦
接待人员
首席技术专家 杨晓明
名单
董事、副总经理 聂胜
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 毕立林
副总经理 吴恒勇
一、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二、生产线现场参观
投资者关系活动 三、交流互动环节主要问题:
主要内容介绍 问题 1:公司在柔性传感器领域有所涉猎,请问公司柔性传感器相关
产品研究进展情况、应用领域以及是否有相关合作?
答:公司柔性传感器相关产品从 2017 年开始研究,并承担了浙江省
重点科研项目:用于穿戴设备的柔性传感材料及其器件。公司 2020 年完
成了材料的基础研究和测试,2021 年完成了鉴定验收,拿到了鉴定证书。截至目前,关于此领域共申请了 21 项发明专利,其中 5 项发明专利已获批,包含 4 项中国发明专利和 1 项美国发明专利,同时公司正在参与起草行业标准。
我司研发的柔性传感材料可以应用到健康医疗(如脉搏监测)、汽车自动驾驶(如方向盘传感系统)、动力电池安全预警(如压力、温度传感预警监测)等领域,公司首席技术专家杨晓明博士详细介绍了柔性传感材料在上述三个领域应用场景的技术工作原理,并展示了相关产品的样品。目前,公司相关产品尚在研发阶段,暂时还未与相关厂商进行合作。
问题 2:请问公司电子级材料在锂电池防燃防爆领域是否相关应用研
究,相关研发进展到哪一步?什么时候产品可以推向市场 ?
答:问题(1)阐述的柔性传感材料可应用到动力电池的安全预警监测,如通过压力传感和温度传感将电池内部的异动及时传递并监测,相关产品正在研发和小试阶段,产品的研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影响的因素比较多,公司正持续推进开发进展,并已经取得的一些专利和样品。
锂电池安全监测传感技术一直是国内外众多企业关注和想突破的技术难点,目前美国的 Interlink、国内的一些公司都有相关的研究,但据公开信息来看,并没有大规模应用。与同类产品对比,公司研发的样品测试结果拥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后续公司在上述基础上,将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使技术与实际应用链接起来,但科技成果的转化,需要时间去沉淀,这是一个过程,提醒投资者关注投资风险。
问题 3:目前公司的新能源动力电池用的薄膜材料的研发技术与实际
应用或量产存在一定的时间距离,董事长从人才布局的角度如何看待这个距离,对时间上的容忍度有多久?
答:公司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人才,目前公司发展的重点方向是消费电子、汽车、新能源领域,在发展过程中,公司引进了包括李耀邦
总经理、杨晓明首席技术专家、毕立林副总、吴恒勇副总等一批年轻,具有丰富外资管理及技术经验的高管,对于公司布局的领域,我相信在他们的带领下,能够在研发技术与实际应用方面实现突破。
公司并不单单只在新能源动力电池传感器方面单个点去突破,锂电池领域还有蓝膜,公司也在积极对接包括宁德时代在内的一些企业;公司也会涉猎汽车传感器等一系列的解决方案。
关于对经营团队何时能实现新技术新产品推向市场,我选择相信公司的经营团队。
问题 4:柔性传感器方面的专利、行业标准申请方面,是以母公司为
主体去申请的吗?
答:关于柔性传感器相关产品的专利、行业标准等是由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浙江欧仁新材料有限公司申请的,所有相关产品专利所有权均属于公司。
问题 5:公司在科研方面的投入每年约 4000 万,投入的专业领域体
现在哪些方面,所占的比重,以及后续是否有加大力度及措施?
答:公司在过去的三年研发投入约 4000 万/年,2021 年 Q3 报表约
4500 万,公司研发投入方向主要包括环保型功能涂层、降低塑料用量的新产品、水性预涂包装材料、新型薄膜材料、电子级功能材料(包括汽车、新能源、柔性传感材料功能膜等)。随着公司研发中心大楼的落成,研发实力将进一步增强,会进一步加强研发的投入力度,为社会、为客户提供有竞争力的、科技含量高的产品。
问题 6:公司于 5 月份上市,公司在人才引进和人才激励方面是否有
一些新的举措?
答:公司 2021 年引进的科研人员 20 余人,其中博士 5 人,公司将按
照发展规划继续引进专业的人才,加速公司战略实现;关于人才激励,公司最近推行了一次股权激励计划,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充分调动公司董
事、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团队和核心技术(业务)骨干的积极性,有效地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核心团队个人利益结合在一起,使各方共同关注公司的长远发展。
问题 7:广印和标签业务收入占比 90%以上,系公司主要的收入模
块,该市场已经完成进口替代,未来广印和标签市场的发展情况如何?公司有什么战略?
答:广告和标签业务是公司主营业务中比重很高的模块,此模块业务和国民消费水平、人口规模高度相关,属于眼球经济。随着城市化进展的加速,广印材料业务将会增速更加明显。目前,公司广告耗材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不足 4%,国内市场占有率约 30%;标签标识材料国际市场占有率不足 0.4%,国内市场占有率约 16%;公司电子级功能材料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市场占有率更是不足,所以公司业务发展空间巨大。比如广告材料,公司的产品是广告制作过程中的一小部分,还有很多配套材料我们可以布局。
针对以上实际情况,公司作了一定的战略部署,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广印材料扩产能,提高公司规模化优势,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
二、成立包装事业部,我司近期公告工商执照变更,加入了食品级材料经营范围;公司参加 IPIF 国际包装创新大会,和国际知名厂商共同探讨无塑涂层产品应用;受邀参加中国促进不干胶标签循环经济工作组成立会议,共同探讨塑料循环利用解决方案等。公司大力布局和开发市场空间更广阔的的包装材料行业。
三、加大营销网络布局,丰富产品品类,将仓库前移、售后前移,利用营销网络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