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代码:601989 公司简称:中国重工
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2022 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
划,投资者应当到 www.sse.com.cn 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
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报告期内,公司不分配现金股利,亦不实施包括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在内的其他形式的分配。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 股票上市交易所 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 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 中国重工 601989 无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管 红 王 锦
办公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9号 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9号
主语国际中心1号楼 主语国际中心1号楼
电话 010-88508596 010-88508596
电子信箱 investors@csicl.com.cn、 investors@csicl.com.cn、
csicl601989@163.com csicl601989@163.com
2 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2 年,全球经济进入高通胀低增长时期,经济增速大幅放缓,消费需求和海运贸易发展均受到冲击。据克拉克森统计,全球海运贸易量同比收缩 0.7%,从而导致新造船市场成交量下滑、价格涨幅趋缓。全球造船市场普遍面临产业链供应链不稳、综合成本高企等多重挑战,整体盈利难问题较为突出。
2022 年也是公司面临严峻挑战的一年。前期承接的毛利较低的民船订单陆续开工建造,本期交付的船舶产品在前期生产准备时钢材价格持续处于阶段性高位,公司面临供应链不畅、人工以
及配套设备价格普遍上涨等困难,加之子公司武昌造船于报告期内完成整体搬迁,生产线设备相继调试、投产,对生产衔接和效率产生一定影响,使得公司综合成本上涨压力较大,盈利空间不断压缩。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41.55 亿元,同比增长 11.6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22.61 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099 元。
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部形势,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锚定发展目标,既立足当前解难题、稳发展,也放眼长远谋布局、求实效,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础。报告期内,公司着力完成以下工作:
(1)履行兴装强军首责,军工任务按期保质完成
一是,不断强化军工管理,建造质量和效率全面提升,各项军工任务按计划完成,装备高质量交付;二是深化军工核心能力建设,持续提升装备研制和生产能力,装备研制生产任务稳步开展;三是推进军品修理保障能力建设,提升全寿期保障能力,装备修理保障任务获得认可。
(2)稳交付、强经营,民船业务保持稳健发展
一是狠抓生产运行管理,克服不利因素,加强重大节点管控,完成年度交船计划,实现多型高端产品交付。2022 年公司实现完工交付民船 59 艘、560.5 万载重吨。报告期内,子公司大连造船建造的全球首艘 LNG 双燃料动力 30 万吨超大型原油船“远瑞洋”轮、第二代风帆节能环保型
超大型原油船“新伊敦”轮、国内首艘满足 CCS 规范的 8500 立方米 LNG 加注船交付;子公司北海
造船交付全球首艘 10 万吨级大型养殖工船“国信一号”,创造了养殖渔船单船吨位最大、单船养殖规模最大、单舱水体量最高等多项纪录。
二是科学谋划经营承接,瞄准市场需求,充分发挥品牌优势,量质并举推动产品结构持续升级。2022 年共承接民船 77 艘、803.8 万载重吨。新接订单中,批量船型、中高端船型、绿色船舶
订单占比持续提升,产品结构持续优化。报告期内,大连造船签订生效 4 艘 17.5 万立方米 LNG
运输船,正式迈进大型 LNG 船建造市场领域;获得多艘甲醇双燃料大型集装箱船合同,实现了国内首单突破;LNG 双燃料大型集装箱船实现批量承接。北海造船主建船型 21 万吨散货船获得 18艘批量订单,全球主流船东订单份额大幅提升。
(3)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强化科技自立自强
公司持续强化科技创新,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自立自强能力,为经营发展“添薪蓄力”。一是充分把握发展机遇,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提升产品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二是紧跟市场发展趋势,持续推动船型的升级换代和产品的绿色智能化转型,做好产品储备,进一步增强中高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报告期内,大连造船深入开展绿色环保节能技术研发,开展 LNG 运输船迭代升级开发;“风帆技术示范应用开发”二期研究成果实船应用,
引领清洁能源在大型油船领域的绿色技术发展;完成甲醇燃料 VLCC 开发并取得 DNV 和 CCS 船级社
原则性认可;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节能技术集成控制系统,在绿色船舶领域实现重大突破。青岛双瑞自主研发的船用氨燃料供给系统,率先通过 LR、CCS、DNV 及 BV 船级社全面认证,在氨燃料应用领域保持领先。重庆红江研制的船舶动力关键核心配套系统应用于全球首台
11X92-B-LPSCR2.0 发动机、国内首台 6G50MEC9.6-LGIP 双燃料机、双燃料 6G70MEC10.5-GI 机等,
自主研制的中速机关键配套系统也实现了重大突破。江增重工突破关键技术自主研制的低速机增压器 CTA150 完成实船远洋航行匹配试验,整机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重庆长征自主设计制造的莫桑比克平车(CMZ60)样车成功下线。
(4)持续深化改革,促进管理提升
2022 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之年,公司以深化改革、对标一流为契机,以增强活力、提升效率为核心,以加强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建设为主线,推进各项改革措施落实落地,以改革促管理,不断提升管理效能。一是瞄准行业标杆企业,积极开展横向、纵向对标,全力补短板强弱项,推进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二是,持续推进“压减清退”,深化拓展提质增效。三是,深入推进“成本工程”,面对综合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聚焦重点影响因素,强化成本管控和风险
防控,狠抓关键环节成本治理。报告期内,大连造船的部分油船、散货船等船型平均关键建造周期压缩超 20%;青岛双瑞入选国务院国资委“科改示范企业”名单。
(5)全面落实提升上市公司质量部署及要求
2022 年,公司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国资委《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等的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分类施策、精准发力,以实际行动推动公司内强质地、外塑形象,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是,全面落实国资委关于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有关部署,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梳理问题、明确目标、细化措施、排出计划、压实责任,确保工作落实落地。二是,完善公司信息披露制度体系,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持续提高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进一步增强信息披露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不断完善公司治理,推动规范运作。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依法合规运作,重点围绕公司治理的各个关键环节,进一步规范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持续提升诚信经营的能力和水平。四是,强化投资者关系管理,增进市场认同。修订完善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持续建立多层次良性互动机制,共计召开 3场业绩说明会,并灵活运用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积极与投资者交流互动,听取意见建议,及时回应诉求。五是,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
3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3.1 行业基本情况
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 年修订)及中国证监会最新公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结果,中国重工所属行业为“C37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军品领域,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海洋防务装备上市公司,承担着支撑国防建设的重要使命,拥有先进的海洋防务装备研发、设计和制造能力,是海军装备建设的重要力量。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这对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及发展海洋防务装备提出了新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要求。展望未来,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为海洋防务装备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机遇。
民品领域,公司是全球知名的海洋运输装备、海洋开发装备、海洋科考装备研制及供应商。船舶行业是全球充分竞争的行业,具有明显周期性,自 2020 年下半年开始,国际贸易的逐步复苏等因素带动集装箱船新造船市场需求激增,船舶市场出现明显回升。不过,2022 年,全球经济增速持续走弱,贸易需求、航运市场受到波及,船东投资热情减弱,全球新造船市场成交回落。根据克拉克森数据,2022 年全球共计成交新船 8812 万载重吨,同比下降 36.6%。新船订单结构发生变化,油船、散货船、集装箱船三大主力船型成交量同比分别降 59.8%、50.0%和 38.6%,但 LNG
运输船同比增长 146.1%,占新船成交总量的 19.6%。截至 2022 年末,全球手持订单规模为 23093
万载重吨,同比上涨 1.9%。国内新造船市场也同样出现回落,根据克拉克森数据,我国新接订单
量 4777 万载重吨,同比下降 32.7%;截至 2022 年末,手持订单量 11681 万载重吨,同比增长 7.6%。
3.2 行业相关政策法规及重大影响
2022 年,国际海事规则的不断更新以及国家有关部委围绕“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绿色环保等方面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持续推动我国船舶工业高质量发展。
国际海事规则方面,《压载水管理公约》(BWM)修正案、《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MARPOL)修正案、《国际控制船舶有害防污底系统国际公约》(AFS)修正案等一系列强制性/类强制性文件出台,显示国际海事组织(IMO)对全球航运业碳排放控制力度持续加强,清洁能源转型是航运业发展必然趋势,清洁燃料动力船舶需求有望迎来稳健增长。此外,MARPOL 附则 VI 修正案中对船
舶能效指数(EEXI)与碳排放强度指数(CII)的要求于 2023 年 1 月 1 日起强制实施,当前全球
现役船队中符合该要求的船舶仍然较少,绿色船舶仍将是市场需求重点,LNG、甲醇、氨等多种燃料船舶将呈现并行发展态势。
产业政策方面,2022 年国家相继颁布《水运“十四五”发展规划》《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