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年度报告摘要
一、重要提示
1、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行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等证监会指定媒体上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本行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本行第九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于 2024 年 3 月 27 日在北京
召开,审议通过了本行《2023 年年度报告》。会议应出席董事 11 名,实际出席董事 11 名。本行 5 名监事列席本次会议。
4、本行按照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 2023 年度财务报告已经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和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分别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和国际审计准则进行审计,并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本行董事会建议:以本行截至本报告披露日总股本 590.86 亿股计算,每 10 股派发普通股股息 1.73 元(税前),现金股息总额合计 102.22 亿元。
6、本报告中“本行”“光大银行”均指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本集团”指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子公司。
二、本行基本情况
1、基本信息
股票简称 A 股:光大银行 股票代码 A 股:601818
H 股:中国光大银行 H 股:6818
证券上市交易所 A 股:上海证券交易所
H 股:香港联合交易所
联系人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张旭阳 曾闻学
电话 86-10-63636388
传真 86-10-63636713
电子信箱 IR@cebbank.com
2、简介
本行成立于 1992 年 8 月,是经国务院批复并经中国人民银行批
准设立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总部设在北京。本行于 2010 年 8月在上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 601818)、2013 年 12 月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 6818)。
本行积极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以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为主责,依托光大集团综合金融、产融协同、跨境经营优势,以客户为中心,通过综合化、特色化、轻型化、数字化发展,加快产品、渠道和服务模式的创新,从经营自身资产负债表向帮助客户改善财务报表转变,在财富管理、金融科技和综合金融等领域培育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形成各项业务均衡发展、风险管理日趋完善、创新和服务能力持续增强的经营格局,沿着高质量发展的轨道稳步前行。
截至报告期末,本行已在境内设立分支机构 1,312 家,实现境内省级行政区域服务网络的全覆盖,机构网点辐射全国 150 个经济中心城市;聚焦全行战略,光大金租着力打造租赁业务综合服务平台和专业化资产运营平台,光大理财专注资产管理和理财业务,阳光消费金融重点布局专业化消费金融市场;紧跟“一带一路”倡议,加快国际化布局,香港分行、光银国际、首尔分行、光银欧洲、卢森堡分行、悉尼分行、东京代表处相继运营或挂牌,澳门分行正式开业;积极践
行社会责任,持续多年支持“母亲水窖”公益活动,光大云缴费聚焦便民服务和金融场景搭建,发挥线上化、便捷化优势服务亿万民众,湖南韶山、江苏淮安、江西瑞金三家村镇银行切实将普惠金融扎根乡村;获评《金融时报》“年度最佳股份制银行”,企业形象日益彰显。
多年来,伴随中国经济和金融业的发展进程,本行品牌形象和市场价值不断提升,在为广大客户和社会公众提供优质金融服务的同时,实现了良好的经营业绩,已成为一家具有较强品牌美誉度和市场影响力的上市银行。
3、主要业务概要
3.1 积极服务实体经济
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作为经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落实国家重大战略、支持重点区域协同发展中靠前发力。报告期内,全行信贷总量保持较快增长,业务结构持续优化,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其中,科技创新贷款、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制造业贷款、绿色贷款、普惠贷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涉农贷款等重点领域贷款增幅明显快于一般贷款增幅。
3.2 不断推进业务转型
坚持向市场、向管理、向成本要效益,推动内涵式发展转型。资产、负债、营收和利润整体平稳。三大“北极星指标”稳中有升,对公综合融资规模(FPA)站上 5 万亿元,债券承销规模名列前茅。零售资产管理规模(AUM)2.73 万亿元,理财产品管理规模 1.31 万亿元,私行客户连续四年高速增长。同业金融交易额(GMV)3.94 万亿元,同业代销快速突破。成功实现 169 亿元可转债转股,发行 15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资本充足率得到提升。加强费用管控,降本增效取得积极成果。
3.3 全面强化风险管控
严守风险底线,推动防范化解风险专项治理,不断提升风险治理能力。建立风险隐患资产分级分类管理机制,加强重点领域风险管控,全力打好房地产、政府平台等重点领域风险处置攻坚战。优化风险管控机制,推动信用审批机制改革。综合运用多种清收化解方式,加快出清不良资产,全行资产质量总体保持平稳。加大拨备计提力度,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增长 2.96%。
3.4 持续提升社会影响力
在推动业务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落实消保新规,主动响应客户诉求,实现消保监管评价“双提升”、投诉“量位双优”。获《人民日报》“2023 中国品牌建设案例”奖,被《金融时报》评为“年度最佳股份制银行”,首次在明晟 ESG 评级中获评 A级。品牌知名度和社会认可度持续提升。
4、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4.1 主要财务数据及指标
2023 年 2022 年 2023 年比 2022 2021 年
项目 年增减(%)
经营业绩(人民币百万元)
营业收入 145,685 151,632 (3.92) 152,751
利润总额 49,757 55,966 (11.09) 52,941
净利润 41,076 45,040 (8.80) 43,639
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 40,792 44,807 (8.96) 43,407
归属于本行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
利润 40,652 44,772 (9.20) 43,076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3,614) (56,398) (93.59) (112,242)
每股计(人民币元)
归属于本行普通股股东的每股净资产 1 7.57 7.46 1.47 6.99
基本每股收益 2 0.62 0.74 (16.22) 0.71
稀释每股收益 3 0.61 0.67 (8.96) 0.65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 0.62 0.74 (16.22) 0.71
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0.06) (1.04) (94.23) (2.08)
规模指标(人民币百万元)
资产总额 6,772,796 6,300,510 7.50 5,902,069
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 3,786,954 3,572,276 6.01 3,307,304
贷款减值准备 4 85,371 83,180 2.63 76,889
负债总额 6,218,011 5,790,497 7.38 5,417,703
存款余额 4,094,528 3,917,168 4.53 3,675,743
股东权益总额 554,785 510,013 8.78 484,366
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资产 552,391 507,883 8.76 482,489
股本 59,086 54,032 9.35 54,032
盈利能力指标(%)
平均总资产收益率 0.63 0.74 -0.11 个百分点 0.77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5 8.38 10.27 -1.89 个百分点 10.64
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 8.04 9.92 -1.88 个百分点 10.22
净利差 1.68 1.93 -0.25 个百分点 2.07
净利息收益率 1.74 2.01 -0.27 个百分点 2.16
成本收入比 28.17 27.88 +0.29个百分点 28.02
资产质量指标(%)
不良贷款率 1.25 1.25 - 1.25
拨备覆盖率 6 181.27 187.93 -6.66 个百分点 187.02
贷款拨备率 7 2.27 2.35 -0.08 个百分点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