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代码:688218 公司简称:江苏北人
江苏北人智能制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
划,投资者应当到 www.sse.com.cn 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描述公司面临的风险,敬请查阅本报告“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四、风险因素”部分内容。
3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
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4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5 中汇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6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
□是 √否
7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2023年度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3.5元(含税),以2023年12月31日总股本118,191,325股计算,扣除回购专用账户中2,126,387股,参与分红的股份总数为116,064,938股,以此计算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40,622,728.30元(含税),占公司2023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49.66%;本年度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如公司在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期间,因可转债转股/回购股份/股权激励授予/股份回购注销/重大资产重组股份回购注销等致使公司总股本扣减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股份这一基数发生变动的,公司拟维持每股分配比例不变,相应调整拟分配总额。
8 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 √不适用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 股票上市交易所 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 变更前股票简称
及板块
A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 江苏北人 688218 不适用
科创板
公司存托凭证简况
□适用 √不适用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信息披露境内代表)
姓名 汪凤鸿
办公地址 苏州工业园区淞北路 18 号
电话 0512-62886165
电子信箱 0512-62886221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一) 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业务和储能产品及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业务。
1、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
公司是基于机器人系统集成的“AI+制造”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于汽车行业机器人系统集成、智能化技术应用等领域,为各行业领域客户提供智能化工厂“从 0 到 1”建设的专业服务,包括:数字化咨询、机器人智能化自动化系统集成整体解决方案、数字化软件、智能物流系统等。主要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智能制造生产线、柔性自动化智能制造生产线、柔性自动化装配生产线、智能化焊接装备生产线、激光加工装备、自动化抛光打磨装备、生产管理信息化系统、数字化车间的研发、设计、生产、装配及销售,提供集“产品+技术+服务”的交钥匙工程服务。
(1)新能源汽车领域智能制造生产线
公司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项目研发投入,重点在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铝合金连接工艺上实现创新,为客户提供了富有竞争力的智能制造产线,并与客户建立了持续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
帮助客户拓展产品的上下游工艺,使得客户能够获得更高的产品附加值。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提供的产品主要有: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产线、新能源汽车柔性自动化智能制造产线、新能源汽车电机装配产线等。
(2)柔性自动化智能制造生产线
公司根据产能、节拍、投入等客户差异化需求,为客户定制开发柔性自动化智能制造生产线,产品类型主要包括:汽车底盘零部件柔性自动化智能制造生产线、汽车车身零部件柔性自动化智能制造生产线、汽车内饰金属零部件柔性自动化智能制造生产线及一般工业产品柔性自动化智能制造生产线。
(3)柔性自动化装配生产线
在制造业升级换代,生产智能化、标准化要求持续提升的背景下,柔性自动化装配生产线能够实现机器取代工人进行自动化装配,其质量的好坏关系到下游客户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柔性自动化装配生产线主要满足制造业常见的零件组装、机械加工等需求,通过机器人和工具来替代人工完成组装、机加工、上下料等工作,提高产品组装、加工的效率和质量,如汽车底盘零部件柔性自动化装配生产线、阀体柔性自动化装配生产线等。
(4)智能化焊接装备及生产线
公司通过对工业机器人焊接自动化领域持续深入理解,积极开展机器人焊接智能化技术研发和集成创新应用,不断开发并掌握机器人焊接智能化关键技术,并将其成功应用于航空航天、军工、船舶、重工等领域,如运载火箭贮箱箱底智能化焊接装备、挖掘机驾驶舱智能化焊接生产线、船板 T 型材机器人智能化焊接装备等。
(5)激光加工装备
激光作为一种先进工具,可广泛用于切割、焊接、打标、表面处理等工艺。公司根据客户产品产能、投入、质量等要求,定制开发相应激光加工系统,例如不等厚板激光拼焊机、机器人激光焊接系统、机器人激光切割系统等,目前主要应用于汽车、航天等行业。
(6)自动化抛光打磨装备
主要应用于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等领域的高端复杂结构件,以高级打磨技工为主的生产方式严重制约高端装备的高品质、高效率、高安全的发展需求。公司已实现去毛刺、打磨、抛光、机加工等自动化、标准化方案。
(7)生产管理信息化系统
公司自 2015 年开始布局生产管理信息化系统的研究和开发,通过长期的潜心探索,已完成核
心产品 BR-MES 的研发,具有防错防漏电子化智能监控系统、漏焊检测提示系统、数据追溯及分析系统等多种软件产品模块。该类型产品目前已成功应用于柔性自动化智能制造生产线等主要产品上,实现生产计划、人员、设备、物料、工艺等全过程管理和监控,显著提高生产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
(8)数字化车间
数字化车间是智能制造的生产组织模式,在深度信息感知和生产装备全网络互联的基础上,通过制造信息系统和物理系统(CPS)的深度融合,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并快速建立定制化、自动化的生产模式,实现高效优化的生产制造。公司通过开展焊接数字化车间系统集成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主导建设“航天器大型薄壁结构件制造数字化车间”,参与建设“海上钻井平台装备制造智能化焊接车间”“现代农业装备智能驾驶舱数字化工厂”等焊接数字化车间,积累了大量焊接数字化车间建设相关的核心技术和工程经验,可提供焊接数字化车间设计和建设的产品服务。
2、储能产品及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
报告期内,公司新开拓电化学储能业务,包括工商业侧储能系统及发电侧(大型储能)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储能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储能智能产线的研发、设计;工商业侧储能资产持有和运营。
公司开展了工商业侧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储能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储能全自动产线的研发、设计。实践中,因储能设备造价较高,资产持有方持有资产的时间又较长(十年以上),资产持有方更倾向投资具有安全、高效、稳定的高品质储能产品,和具有经验丰富、高效运营能力团队相组合的储能资产,只有产品(江苏北人)与服务(生利新能)的深度绑定,保障资产安全和运营稳定,才更有利于获得更高更稳定的资产投资收益,避免储能资产出状况时,储能设备提供方和资产运营方相互推诿的风险。
基于上述逻辑,公司提出了“产品设计—产线研发—供应链—规模化制造—资产持有—资产运营”一体化的商业模式,其中“产品设计”、“产线研发”、“供应链”、“规模化制造”等主要由公司负责实施,“资产运营”、“用户开发”主要由公司参股公司生利新能负责实施,公司与生利新能绑定开展深度战略合作缔结为一体化链条,为客户提供专业的能源资产运营服务,优劣互补,协同发挥市场竞争优势。
(二) 主要经营模式
1、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
(1)销售模式
公司产品可以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呈现出非标准化和定制化特点。公司采取直销方式向汽车零部件厂商以及航天航空、船舶和重工企业等客户提供自动化、智能化的装备及智能制造生产线的整体解决方案。
公司获得订单主要通过如下方式:(1)承接常年稳定客户的订单及其介绍的新客户订单;(2)通过展会、网站与论坛宣传等市场推广方式获得新客户订单;(3)主动联系目标客户获取订单,有针对性的向客户推介公司产品,确保公司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快速响应。
(2)生产模式
项目部门根据客户订单要求,组建项目组,由项目部人员负责总体项目管理,机械设计部人员负责机械部分的规划设计,电气设计部人员负责电气规划设计,工程部人员负责机器人、机械及电气部分的安装和调试。
(3)采购模式
公司原材料采购主要按照项目采取“以产定购”的采购模式。
公司设有物料计划、采购及仓管三个业务模块,分别负责物料的采购计划控制、对外实施采购和到货入库管理的工作。公司系统集成所需要的原材料主要分为外购标准件、外购定制件和辅料,其中,外购标准件包含标准设备和标准零部件。
2、储能产品及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
(1)销售模式
公司产品以标准储能柜为主,公司采取直销、合同能源管理等方式销售储能产品。
公司与在工商业侧储能领域具有丰富经验的生利新能深度绑定合作,协同进行客户开发及资产运营,同时公司与有实力资金方洽谈合作,由资金方购买持有公司储能产品。
(2)生产模式
当前公司主要实行“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
(3)采购模式
当前公司主要实行“以产定购”的采购模式。
(三) 所处行业情况
1. 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1.1 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
(1)行业发展阶段
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是以工业机器人为基础,对工业机器人进行二次应用开发并集成配套设备,为终端客户提供满足其特定生产需求的非标准化、个性化成套智能制造生产线或工作站。系统集成产业是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人口红利消退,社会用工成本逐渐增加,为应对用工成本上升和可用劳动力短缺的不利状况,制造业企业纷纷开启“机器人换人”计划,着眼于长期降低单位人工成本,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和产线需求提升显著,驱动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行业快速发展。
另一方面,我国正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阶段。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网联化已成为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制造业企业迫切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