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客服
大盘情绪

600715 沪市 文投控股


首页 公告 600715:文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年度报告摘要

600715:文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年度报告摘要

公告日期:2021-04-27

600715:文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年度报告摘要 PDF查看PDF原文

公司代码:600715                                                公司简称:文投控股
                文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2020 年年度报告摘要

一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
  划,投资者应当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等中国证监会指定媒体上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
  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5  经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经公司九届董事会第五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公司 2020 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亦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本事项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二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    股票上市交易所    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    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  文投控股        600715          松辽汽车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高海涛                            黄靖涛

      办公地址        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白松路22号    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白
                                                          松路22号

        电话          010-60910922                      010-60910922

      电子信箱        zhengquan@600715sh.com            zhengquan@600715sh.com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一)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主要从事业务涵盖影视和游戏两个行业及其衍生“文化+”业务,主营业务板块包括院线及影城运营管理、影视投资制作及发行、游戏研发与运营、“文化+”业务,涉及文化娱乐相关产业。
  (二)经营模式

  1、影城运营业务主要经营模式


  影城运营业务主要为向电影观众提供影片放映服务,同时还从事影院卖品、衍生品销售等增值服务以及电影贴片广告、影院场地广告等经营业务。

  2、影视业务主要经营模式

  电影投资制作业务主要为公司通过审慎评估及市场分析选择优质题材,独立或与其他合作方共同开发剧本、筹建剧组,并进行拍摄制作,最终按各自出资比例或合同约定分享利益及分担风险。

  电影发行业务主要为向院线和影院推广影片并与院线洽谈、安排影片放映等服务,通过收取发行佣金、固定回报等形式获取收益。

  电视剧投资制作业务主要为公司与其他投资方共同投资电视剧项目或由公司提供IP及剧本并委托第三方为公司制作拍摄电视剧,通过向电视台、网络视频平台等转让传播权获取收益或分成。
  3.游戏业务主要经营模式

  网络游戏研发与运营业务主要为在已构建的研发、发行、渠道全产业链格局下,打造精品化的移动游戏、网页游戏与 H5 游戏等产品内容,并通过与国内外各大游戏平台合作,以及自有游戏平台进行发行和推广,通过游戏下载收入、道具销售等方式获取收益或分成。

  4.“文化+”业务主要经营模式

  “文化+”业务为根据公司战略发展规划,围绕公司现有主营业务,基于公司自身品牌优势和丰富的 IP 储备,通过横向+纵向的投资并购和业务拓展,在文化领域多元化布局,拓展公司收入渠道,提升公司竞争力。

  文化产业发展服务业务。基于公司在文化领域的资源优势及行业整合能力,文投控股积极与地方政府合作,为地方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各项服务,包括为地方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规划咨询、文化企业招商、文化 IP 资源引入、文化产业园运营开发等。在助力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拓展公司整体品牌影响力,形成公司在影视行业、游戏行业和文化+行业互促互生的良性循环。公司通过提供具体服务收取相应的服务费。

  冬奥文化活动服务业务。2019 年公司成为北京 2022 冬奥会及冬残奥会官方文化活动服务赞
助商,深挖具有潜力的“头部”项目,凭借冬奥会强大 IP,探索在公益、艺术、电影、音乐、动漫、科技、教育、旅游等方面“文化+IP”合作,逐步开展百姓喜闻乐见的冬奥系列文化活动,深入各业务板块的合作。公司积极参与冬奥会特许经营计划,正在申请成为冬奥特许经营生产商和零售商,通过自营及授权合作方式,生产销售北京传统文化与冬奥冰雪文化充分融合的文创精品,宣传办奥理念,传播冬奥精神。

  文化娱乐经纪业务主要涵盖艺人培养、艺人经纪、商务广告、商业演出等艺人产业全链条经营模式,发掘艺人潜质,创造艺人商业价值,根据与艺人签订的经纪合约中约定的方式确认收入。
  (三)行业情况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需求不断扩大和升级,文化产业和服务已贯穿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呈现出多向交互融合态势。2020 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到 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同时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文化和旅游发展擘画了蓝图、明确了路径。地方政府为推动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更加注重文化旅游、文化体育、文化科技项目的发展和引进;通过老旧厂房转型、业态变更、新建等方式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推动文化项目和文化设施建设,促进文化产业发展集聚;大力推进文旅融合、数字经济、智能文创等新业态、新模式,促进产品和服务创新、带动就业、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

  2020 年,尽管受疫情冲击,我国文化产业依旧保持上涨劲头。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 年中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为 98,514 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 2.2%。2020年中国文化核心领域营业收入为 60,295 亿元,同比增长 19.5%;中国文化相关领域营业收入为38,220 亿元,同比增长 5.7%。


  1.影视行业

  受疫情影响,2020 年整体影视行业均呈现低迷的态势,影视剧生产数量相较往年有大幅度的下降,同时疫情导致国内院线停工 178 天,部分中小影院迫于生存压力陆续退出。生存成为影视行业在疫情期间的首要问题,基本面盈利能力改善任重道远。从长远看,疫情的出现使行业集中度提升,行业排名居前的院线将持续受益。

  电影方面,疫情对全球观众的观影习惯和票房均带来颠覆性冲击,2020 年中国电影票房比2019 年锐减。春节档期《囧妈》将网络作为唯一发行渠道的做法打开国内电影市场头部影片“院转网”的先河,对未来行业发展的影响仍有待观察。

  电视剧方面,剧集总体播出量稳定。虽然生产数量下降,但借此机会部分积压影视剧得以消
化。2020 年台播剧 58 部,比 2019 年减少 20%;网络剧 297 部,比去年增长 27%。2020 年,短剧
崛起,短剧出现精品化趋势,短剧付费点播模式愈发成熟。而长剧的弃剧率越来越高,商业转换率不断降低。随着受众不断向视频网站转移,视频网站拥有愈发丰厚的财力及版权储备,与电视台的竞争差距不断缩小,打破热门电视剧“先台后网”的播出模式,不少热门剧的播出不仅“网台同步”,甚至开始“先网后台”。

  (1)行业政策变化

  2020 年 2 月,广电总局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剧网络剧创作生产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
(广电发〔2020〕10 号),完善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管理,规范剧集集数长度并做好制作成本配置比例情况报备,包括提出每部电视剧网络剧全部演员总片酬不得超过制作总成本的 40%,其中主要演员片酬不得超过总片酬的 70%,加强对影视项目的把控力度,推动剧集高质量发展。

  2020 年 3 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下发《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推动广
播电视行业平稳发展有关政策措施的通知》(广电发〔2020〕17 号),提出要加大对内容创作生产传播的支持力度,优化业务审批流程和方式,强化“智慧广电”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支持等 12条措施,支持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开展疫情防控、有序做好复工复产、实现行业平稳发展。
  2020 年 5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电影等行业税费支持政
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 2020 年第 25 号),国家财政部又联合国家电影局发布《关于暂免征收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政策的公告》(财政部、国家电影局公告 2020 年第 26 号),为电影产业提供了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包括 2020 年全年电影放映服务免征增值税及免征文化事业建设费,年亏损结转期延长至 8 年等,以支持电影企业的复工复产。

  (2)行业发展情况

  a.电影行业

  i.电影投资制作方面

  根据国家电影局数据,2020 年中国电影总票房为 204.17 亿元,其中国产电影票房为 170.93
亿元,占总票房的 83.72%;城市院线观影 5.48 亿人次。受疫情影响,自 1 月 24 日起院线电影陆
续撤档,中国电影院线全面停摆近半年,2020 年全年影院放映天数 188 天,较往年减少 177 天。
同时为配合包括上座率管控等各项防疫管控措施,以及面对大量影片改档撤档,2020 年的各项院
线观影指标数据均不到 2019 年的三成。全国院线在 2020 年累计放映新片 297 部,其中国产片 239
部,进口片 58 部。较去年放映影片数量 577 部减少 260 部。

  在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之后,国内电影市场呈现稳步回暖的态势,行业信心逐渐增强。首部上映影片《八佰》取得了 31.08 亿元票房的好成绩,《姜子牙》《夺冠》《急先锋》等春节档影片集体回归,也标志着国内电影市场重回正轨。疫情虽然带来了冲击和挑战,但给予身处行业中的从业者时间反思如何转化危机、调整经营结构、优化行业格局、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电影行业的健康发展。

  ii.电影发行方面

  自 2020 年 7 月复工以来,电影市场在重磅大片带领下持续回暖,优质片源及影院设施的供给
存在较为显著的增长空间。随着国内电影创作能力提升、进口影片配额增长和终端影院建设发展,院线放映的优质影片数量将不断增长;另一方面,中国的银幕密度仍然显著低于美国等国家,位于重要商圈的现代化多厅影院仍将具有一定的稀缺性。目前,产业链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市场呈现集中化趋势,中国电影市场的竞争更多是一种资源的竞争。在现阶段的电影市场竞争格局中,投资制片方、发行方、院线和影院的投资主体日益呈现出集中化趋势。

  iii.影城方面

  2020 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大多数线下商业被迫歇业,电影行业上游的内容生产、中游的影视宣发及下游的院线播映等环节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票房仅为去年同期 3 成,影院成为疫情影
响下损失最惨重的行业之一,主要因素有:(1)疫情期间影院停业,直至 2020 月 7 月 20 日院陆
续复工;(2)疫情影响下,上座率有限制,由最初的 30%(7 月 20 日)上调至 50%(8 月 14 日),
9 月 20 日再逐步调整为目前的 75%,致整体上座率偏低;(3)影片供给较少,多部大片改档延期。
  b.电视剧集行业

  根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的数据,2020 年全年全国生产完成并获得《国产电视剧发行许可
证》的剧目 670 部 23,519 集。其中,当代题材剧目共计 
[点击查看PDF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