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代码:300811 证券简称:铂科新材 公告编号:2023-022
深圳市铂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022 年年度报告摘要
一、重要提示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
定媒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本年度公司财务报告的审计意见为:标准的无保留意见。
本报告期会计师事务所变更情况:公司本年度会计师事务所由变更为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目前未实现盈利
□适用 ?不适用
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适用 □不适用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 109,886,026 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2.00 元(含
税),送红股 0 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转增 8 股。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优先股利润分配预案
□适用 □不适用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股票简称 铂科新材 股票代码 300811
股票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阮佳林 李正平
办公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道曙光社区智谷研 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道曙光社区智谷研
发楼 B 栋 1301 发楼 B 栋 1301
传真 0755-29574277 0755-29574277
电话 0755-26654881 0755-26654881
电子信箱 poco@pocomagnetic.com poco@pocomagnetic.com
2、报告期主要业务或产品简介
(一)主要业务及产品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从事金属软磁粉和金属软磁粉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电能变换各环节的电力电子设备或系统实现高效稳定、节能环保运行提供高性能软磁材料以及电感元件整体解决方案。凭借着行业领先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能力,不断推出匹配市场需求的新材料产品,引领全球金属软磁粉芯行业的发展。
公司产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广泛应用于光伏发电、变频空调、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数据中心(UPS、服务器、服务器电源、通讯电源)、储能、消费电子、电能质量整治(有源电力滤波器 APF)、轨道交通等领域,属于“碳中和”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
(二)公司所处行业发展阶段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磁性材料行业取得了长足进步。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了门类齐全的磁性材料产业,各类磁性材料的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已经确立了世界磁性材料生产大国和磁性材料产业中心的地位。
在“双碳”、“新基建”和“人工智能”积极推进的背景下,我国的光伏、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储能、数据中心、服务器、5G 基站建设等领域都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清洁、环保、低碳、高效的新形态的能源应用带来了电能变换上的高效率、高功率密度以及高频化能力的应用新需求,这些应用需求使得市场对金属软磁材料的需求持续快速增长。
根据 BCC Research 研究报告,全球软磁材料市场将从 2019 年的 514 亿美元增长到 2024 年的 794 亿美元,复合年
增长率为 9.1%。从金属磁粉芯角度观察,2020-2025 年全球金属软磁粉芯总需求量有望从 8.9 万吨增长至 20.1 万吨,全
球市场规模则将从 30.7 亿元增至 75.2 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 15.5%,依然有较大增长空间。
(三)公司所处行业地位
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金属软磁粉芯生产商和服务提供商,通过多年持续的材料技术积累和应用解决方案创新,不断创造和引领新型应用市场,持续扩大产品市场空间,巩固公司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取得了包括 ABB、比亚迪、格力、固德威、华为、锦浪科技、美的、麦格米特、TDK、台达、威迈斯、阳光电源、伊顿、中兴通讯(按字母排序,排名不分先后)等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的认可并建立了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公司通过与用户的技术合作来指导公司的研发与生产,共同推进电源、电感元件以及电感磁性材料的技术方案和产品创新,因此公司在行业竞争中,具备了较强的引领者能力,在市场开拓、产品性能、产品附加值等方面处于主动地位。
2022 年 4 月,公司专利“一种大功率圆环形电抗器及其制造方法”荣获中国专利局颁发的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优秀
奖;2022 年 11 月,公司成功入选国家工信部第七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2022 年 12 月,公司 NPA、NPX 系
列磁粉芯分别被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协会认定为广东省名优高新技术产品,上述诸多荣誉都是对公司自主创新能力、突出市场地位的高度认可。
(四)公司经营情况概述
公司始终秉承“让电更纯·静”的创业初心,坚持以技术开发和产品创新为核心驱动,以成为金属软磁材料及应用专家为发展目标。在上述使命及愿景的指引下,公司以每五年为一个周期,滚动制定公司的“五年发展规划”。报告期
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0.66 亿元,同比增长 46.8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1.93 亿元,同比增长 60.52%,
以强劲的业绩表现提前一年完成了公司“第三个五年发展规划”(以下简称“三五规划”)全部目标,并自 2023 年开始进入“第四个五年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四五规划”)。
在前三个五年规划的坚持和努力下,公司逐步构建起了金属磁粉芯、金属粉末及磁元件三条增长曲线,为公司持续稳定的业绩增长提供保障。报告期内,公司紧密围绕上述三条增长曲线开展经营管理工作,具体为如下几个方面:
(1)金属磁粉芯业务 — 强基固本,强化行业领先地位
报告期内,光伏发电、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储能等应用领域持续保持高速成长,为满足上述领域的要求,公司在金属磁粉芯的研发上持续加大投入,除了对已有系列产品的升级,还成功推出了面对碳化硅时代,具有更低损耗更高效率的 NPV 系列磁粉芯,进一步强化了公司在金属磁粉芯行业的技术和市场领先地位。
①光伏发电领域
公司金属磁粉芯产品在光伏发电领域主要应用在光伏逆变器的升压电感和逆变电感中。报告期内,凭借公司多年在光伏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市场深耕,并伴随 2022 年光伏行业的快速发展,公司在光伏领域的销售收入持续保持大幅度的增长,同比去年增长 73%,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全球光伏逆变器软磁材料市场中的领先地位。
②新能源汽车(纯电、混动及氢燃料)及充电桩领域
公司的金属磁粉芯产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主要应用在车载 OBC、DC/DC 及 HDC 等电源模块中,以及作为新能源汽车配
套设备的充电桩中。报告期内,公司将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领域作为战略市场进行管控,销售收入实现大幅度增长,销售收入同比去年增长约 99%,取得了比亚迪 DM-i 等众多品牌及车型的认可和应用。
③储能领域
公司的金属磁粉芯产品在储能领域主要应用在储能模块(充放电及逆变模块)电源中。由于储能逆变器主要产品与光伏逆变器同源,大部分光伏逆变器厂家已布局光储一体化路线,参与储能逆变器市场的竞争。因此,报告期内,公司依托光伏领域已积累的大量优质客户在储能逆变器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
(2) 芯片电感 — 技术迭代,加速量产
随着近年来 AI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爆发式发展,算力将成为 AI 的核心基础底座,对高可靠、高性能、高安全算力
需求更加突出,全球正掀起一场算力的“军备竞赛”,而数据中心、AI 芯片、服务器等环节作为算力基础设施将被高度重视,相应的也对基础设施中的芯片电感等电子元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芯片电感起到为芯片前端供电的作用,可广泛应用于服务器、通讯电源、GPU、FPGA、电源模组、笔记本电脑、矿机等领域。前期主流的芯片电感主要采用铁氧体材质,但铁氧体饱和特性较差,随着目前电源模块的小型化和应用电流的增加,铁氧体电感体积和饱和特性已经很难满足当前的发展需求,而金属软磁材料电感具有更高效率、小体积、能够响应大电流变化的优势。因此,公司基于多年来在金属软磁粉末制备和成型工艺上的深厚积累,区别于传统一体成型工艺,采用独创的高压成型结合铜铁共烧工艺,研发出具有行业领先性能的芯片电感,更加符合未来大算力的应用需求。
报告期内,公司已经推出了多个芯片电感系列产品,包括集成度极高的单线、多层线芯片电感,并取得了多家国际知名芯片厂商的验证和认可。同时,随着产品的升级迭代和市场认可度提升,公司也在持续夯实生产工艺,全力加速自动化生产线的建设,为可能迎来的市场井喷式增长做好生产准备。
(3)金属软磁粉末 — 性能突破,业绩稳增
公司生产的金属软磁粉末,可用于制造各类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及服务器中的贴片电感。
近年来,随着电子产品向高频化、小型化、触屏化发展,对电感元器件体积要求越来越小,性能要求不断提升,一体电感迎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伴随这两年芯片的短缺,市场更多的是希望采用更高性能的电感元件来提升电源效率,这就对金属软磁粉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解决一体电感行业可靠性的痛点,报告期内,公司推出了高饱和球形铁硅铬软磁粉末,其具有高饱和、低损耗及高耐压等优异性能,是车载电感器件的极佳选择,目前已得到台系电感厂商的认可。同时,公司还投入了大量研发资源,成功开发了高效率的非晶和纳米晶软磁粉末,目前已经由实验转向了批量生产,且已通过多家客户的验证与评估,其超低损耗和高饱和特性接近日本同类产品,未来有望打破国外垄断,实现进口替代。
基于公司近两年在粉末领域的重点布局,销售收入逐年攀升,报告期内,金属软磁粉末销售同比去年增长约 50%,
在公司的业务中,潜力巨大,重要性日益凸显。
(4)产能建设 — 惠东基地技改升级,河源基地加速建设
报告期内,公司订单饱满,并基于未来战略布局及市场需求可持续增长的预判,公司持续加大投资力度,一方面在现有的惠东生产基地引入更多先进生产设备并进行技术改造,稳步扩充产能,提高产品品质及供应能力。另一方面,统筹资源,全力加速河源生产基地的建设,为投入生产做准备。
(5)组织变革 — 激发组织活力,提升组织能力
面对行业的机遇与挑战,公司该如何继续保持勇于创新的传统以及保持组织的活力,公司从上至下对此始终保持
有强烈的危机感。经过多年的经营总结,管理层将公司的组织形象概括为:研发、营销和制造三个“发动机”,再加一个管理平台支撑三个“发动机”运转的结构功能一体化模型。为了加速该模型的构建,公司将 2022 年作为组织变革的元年,明确了“统一管理,分散经营,抓大不放小”的管理战略,全面开启了驱动组织管理升级的工作。经过一年的努力,在公司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