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客服

000711 深市 京蓝科技


首页 公告 *ST京蓝:京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业绩预告

*ST京蓝:京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2025-01-25


  证券代码:000711        证券简称:*ST 京蓝      公告编号:2025-004
            京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度业绩预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 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一、本期业绩预计情况

    (一)业绩预告期间

    2024 年 1 月 1 日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

    (二)业绩预告情况

    项  目                本会计年度                  上年同期

营业收入            32,000万元–42,000万元              14,894.08万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114.85%-181.99%

扣除后营业收入    30,000 万元–35,000 万元              14,379.97万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108.62%-143.39%

利润总额            亏损:11,000 万元–18,000 万元        盈利:87,556.03万元
                    比上年同期下降:112.56%-120.5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亏损:9,500 万元–17,000 万元        盈利:105,582.65万元
东的净利润          比上年同期下降:109.00%-116.10%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  亏损:9,500 万元–17,000 万元        亏损:139,753.78万元
后的净利润          比上年同期减亏:87.84%-93.20%

基本每股收益      亏损:0.03元/股–0.05元/股          盈利:0.3696元/股

    项  目                本会计年度末                  上年末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50,000万元–70,000万元              72,725.60万元

东的所有者权益

    注:扣除后营业收入指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 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

    二、与会计师事务所沟通情况

    京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公司”、“上市公司”)已就本业绩预告有 关事项与年报审计会计师进行预沟通,公司与会计师事务所在本报告期的业绩预 告方面不存在分歧。

    三、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公司本会计年度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有大幅增长,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
利润亏损但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减亏,主要原因如下:

  1、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主要因为公司破产重整完成后:

  1) 公司迅速完成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变更、董事会换届选举、管理层选
      聘,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对组织架构进行优化调整,较大幅度裁减不必
      要的人员;

  2) 公司积极推进主营业务的战略转型,通过参与司法重整而并购、股权收
      购、对外投资等方式,将公司主营业务快速转换为含锌铟固危废资源化
      利用业务;

  3) 公司快速引入了含锌铟固危废资源化利用领域的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并
      立即对所并购公司进行技术升级改造。

  公司通过破产重整收购了云南业胜环境资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南
业胜”)后,所建设的首条铟生产线从 2024 年 9 月开始逐渐产生收入,尽管 2024
年内的营运时间较短,但还是作为主体支撑公司完成了 3 亿元的年度营收目标。
  公司收购的个旧兴华锌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个旧兴华”),由于公司资金不足、并购款项支付能力有限而到 2024 年 12 月才完成并表,但也贡献了一定收入。

  2、公司原有的土壤修复业务板块,受 2023 年破产重整、2024 年上半年账
户尚未全部解冻等事项的延续性影响,新接订单较少,因此该业务本会计年度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的 1.42 亿元出现大幅下降。

  3、公司本会计年度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大幅减亏,主要因为上年同期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0.56 亿元,主要来源于破产重整收益,扣除上述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后,公司上年同期净利润亏损 13.98 亿元。因此公司本会计年度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 9,500 万元-17,000 万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减亏 87.84%-93.20%。

  4、公司在收入大幅增长的同时,未能实现整体盈利,主要因公司控股子公司中科鼎实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鼎实”)的亏损额较高:

  1) 中科鼎实的历史应收款项账龄增加,公司严格依据会计准则要求计提坏账准备,预计新增计提坏账准备约 5,000 余万元;

  2) 中科鼎实受 2023 年破产重整、2024 年上半年账户尚未全部解冻等事项
的延续性影响,新接订单较少,但中科鼎实的相应瘦身需要逐渐实施,因此 2024
年中科鼎实的运营成本仍然较高,产生了较大的运营亏损。

  5、公司的含锌铟固危废资源化利用业务快速成长,但各个项目的收购和技改需要时间,因此到 2024 年 9 月才逐渐产生收入和利润。但在此之前,公司需要在人员招募与培训、设备购置、工程建设、技改维修等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资源,已开始发生成本。另外,本会计年度内云南业胜投产时间短,虽然本会计年度内单体报表显示已开始盈利(未经审计),但是营收和获利能力尚未得到充分释放,其它新并购的子公司本会计年度内也尚未完全释放产能和利润。因此,虽然公司本会计年度内含锌铟固危废资源化利用业务的营业收入有大幅提升,但其利润仍不足以弥补中科鼎实等子公司的亏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仍处于亏损状态。

  5、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公司于 2024 年 5 月启动股权激励计划,因此本会
计年度股权激励费用摊销 2,000 余万元。

  6、控股子公司中科鼎实和京蓝科技研究有限公司因持有股票权益份额,期末发生公允价值变动,造成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 1,500 余万元。
    四、风险提示

  1.本次业绩预告是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的结果,公司 2024 年年度实际业绩情况和财务数据以公司后续披露的《2024 年年度报告》为准。敬请广大投资者谨慎决策,注意投资风险;

  2.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4 年修订)》第 9.3.12 条的规
定,鉴于公司 2022 年末净资产为负值,且已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如公司 2024会计年度出现下列情形之一,公司股票将被继续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1)经审计的利润总额、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三者孰低为负值,且扣除后的营业收入低于 3 亿元。

  2)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

  3)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或者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4)追溯重述后利润总额、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三者孰低为负值,且扣除后的营业收入低于 3 亿元;或者追溯重述后期末净资产为负值。
  5)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者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6)未按照规定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因实施完成破产重整、重组上市或者重大资产重组按照有关规定无法披露的除外。


  7)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过半数董事保证真实、准确、完整的年度报告。

  8)虽符合第 9.3.8 条的规定,但未在规定期限内向本所申请撤销退市风险警示。

  9)撤销退市风险警示申请未被深交所审核同意。

  10)深交所认定的其他情形。

  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3.因公司股票被叠加实施退市及其他风险警示,根据《股票上市规则》第9.1.2 条的规定,公司同时存在退市风险警示和其他风险警示情形的,在股票简称前冠以*ST 字样。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4.公司已于 2024 年 4 月 29 日披露《2023 年年度报告》和《关于申请撤销
公司股票交易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风险警示的公告》(公告编号:2024-046),公司已向深交所提交了对公司股票交易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风险警示的申请。该申请最终能否获得深交所核准尚不确定,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5.公司已于 2024 年 5 月 14 日收到深交所上市公司管理一部出具的《关于对
京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年报的问询函》(公司部年报问询函〔2024〕第
129 号)(以下简称“《问询函》”),并分别于 2024 年 5 月 29 日、6 月 5 日
和 6 月 12 日披露《关于延期回复 2023 年年报问询函的公告》(公告编号:2024-
066、2024-067、2024-069)。目前,公司正在积极协调各相关方推进《问询函》的回复工作,争取尽快完成《问询函》回复并按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6.公司指定信息披露媒体为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敬请广大投资者以上述指定信息披露媒体披露的信息为准。

  特此公告。

                                          京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二〇二五年一月二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