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代码:603959 公司简称:百利科技
湖南百利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 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
划,投资者应当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 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
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鉴于2022年公司累计未分配利润为负数,公司拟定本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也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第二节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 股票上市交易所 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 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 百利科技 603959 /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李良友 张宏蕾
办公地址 岳阳市岳阳经济开发区巴陵东路388 岳阳市岳阳经济开发区巴陵东路388
号 号
电话 0730-8501033 0730-8501033
电子信箱 zqb@blest.com.cn zqb@blest.com.cn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1.行业情况分析
(1)新能源行业
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经济发展迅速,但也存在着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面临提早枯竭、生态环境保护压力日趋增大等问题,目前能源和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世界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两个突出问题。为缓解能源与环境危机,各国纷纷将节能减排、绿色发展作为国家战略,开始加大
力度发展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是用能端电能替代的重要形式,实现了电能对石油的替代,对实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全球各国共识。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和促进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
①新能源汽车
2022 年,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下,全球新能源汽车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产销量快速增长,
2022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 688.7 万辆,同比增长 93.4%,占到全球销量的 61.2%。值得一提
的是,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 25.6%,提前 3 年完成 2025 年规划目标。不仅是
市场规模快速增长,而且供给质量有效提升、产业生态持续优化。截至 2022 年底,我国累计建成充电桩 521 万个、换电站 1973 座,形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充换电网络;建设动力电池回收服务网点 10056 个,地级行政区覆盖率达到 99%,基本上实现就近回收。根据相关预测,2023 年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目标预计为 850 万辆,渗透率可达 36%。汽车行业在加速迭代,市场格局不断变化演进。2023 年中国依然会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是新能源汽车的中心。
2022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千万辆,达 1082.4 万吨,同比增长 61.6%,其中纯电动汽车
销量占比 74%,插电混动汽车占比 25.7%。在全球“碳达峰、碳中和”及多地宣布禁售燃油车背景下,未来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将保持高速发展态势,预计 2025 年销量将突破 2500 万辆。海外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空间巨大,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出海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近几年我国新能源车企为提升国际市场份额,纷纷加快出海步伐。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逐步进入以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为特征的新阶段,呈现出一系列新形势和新变化,如新能源汽车科技研发的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科技创新跨界融合持续加速。由于海外汽车供给不足和我国新能源车企生产技术与辅助驾驶技术不断升级创新,产品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越来越受到海外消费者青睐,我国车企纷纷加大海外市场拓展力度。近年来,我国新
能源汽车出口规模大幅增长,2022 年全年我国共出口 67.9 万辆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 1.2 倍,
占汽车总出口量的 21.8%,较 2021 年提升了 6.4 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出口规模大幅扩张拉动整
个汽车出口量创新高,2022 年汽车出口量为 311.1 万辆,成功超过德国,成为仅次于日本的全球
第二大汽车出口国。2023 年 1 月我国汽车出口数量为 30.1 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数量为 8.3
万辆,占比 27.6%。“国际化”布局不仅是我国新能源车企实现盈利、提升全球影响力与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我国由“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国际化”已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趋势之一。
②锂电池材料
2022年,我国锂离子电池行业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发展,不断提升先进产品供给能力,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根据行业规范公告企业信息及研究机构测算,2022年全国锂离子电池产量达750GWh,同比增长超过130%,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锂电一阶材料产量分别约为185万吨、140万吨、130亿平方米、85万吨,同比增长均达60%以上;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行业总产值突破1.2万亿元。
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行业作为战略新兴产业与先导产业同时受国家相关产业政策支持,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锂离子电池属于新能源产业,面对日益紧迫的环保压力,我国出台了多项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大力支持锂离子电池材料行业的整体发展。《“十四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政策的出台促进了锂离子电池材料行业的健康发展。
“十四五”期间,贵州、湖南等锂电池正极材料重要产业集群区域均发布了行业发展目标,例如贵州省提出,到2025年,锂电池材料产业总产值将达到1000亿元以上,基本形成三元、磷系等锂电池正极材料全产业链条;湖南省力争到2023年,储能材料产业链年产值突破1000亿元,泡沫镍、钴酸锂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60%,三元材料、四氧化三钴等材料国内市占率稳居第一。未来,随着重点省市不断发力,我国锂电池材料行业将保持高速增长。
③氢燃料电池
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 年)》,明确了氢能的能源属性及战略定位,并提出了氢能产业发展各阶段目标。据《规划》,到2025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 10-20万吨/年,实现二氧化碳减排 100-200 万吨/年。政策推动下,氢能产业发展或将提速。中国氢能联盟发布的《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指出:目前国内氢能主要来源于煤制氢,约占我国氢产能64%,工业副产气制氢占21%,天然气制氢占14%,电解水制氢占比不到2%。根据中国氢能联盟的预测,2020 年至 2025 年间,中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1万亿元;2026年至2035年产值达到5万亿元。其中 电解水制氢到 2030 年占比将逐渐提升到 10%,未来十年提升空间超4倍,到2060年电解水制 氢占比将提升到 70%。
多个地方政府积极发布相关政策推动氢能发展:为响应国家号召,我国多个省份相继发布相关政策规划推动氢能产业积极发展。北京、上海、广东作为第一批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持续推进氢能科技创新、产业链一体化协同发展、重点技术攻关等工作。河北、河南作为第二批示范应用 城市群,也在加强建设加氢站等基础设施、积极推广燃料电池汽车的普及应用、完善政策体系。此 外,四川、江苏、山东、福建等多个省份公布了加氢站、燃料电池汽车等具体规划目标,氢能产业有望快速全面发展。
(2)石油化工行业
2022年,随着经济的复苏,“新基建”、“双碳”、等重大发展趋势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我国国民经济各行业都呈现出较强的增长态势,带动石油化工行业需求的增长,2022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运行总体平稳有序,全行业营业收入比2021年增长14.4%、进出口总额比2021年增长21.7%,营业收入和进出口总额均再创新的历史纪录。
2022年底,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8760家,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6.56万亿元,同比增长14.4%,创历史新高,实现利润总额1.13万亿元,同比下降2.8%,基本保持历史高位。预计2022-2027年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为石油化工6%,到2027年我国石油化工行业规上企业营收规模将达到21万亿元。
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相关报告,2022年全年三大板块分化显著,油气开采业增加值同比增5.4%,炼油业增加值同比降低8%,化工行业增加值同比增5.7%。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仅油气开采业累计实现收入和利润数据同比均为上涨,具体分别为1.49万亿和355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9%、114.7%。炼油业累计实现收入和利润分别为5.19万亿和229.2亿元,同比分别表现为增长18.6%和下降87.6%;化工行业累计实现收入和利润分别为9.56万亿和7289.2亿元,同比分别表现为增长10.1%和下降8.1%。
近年来,随着工业大规模的发展,污染越来越严重,工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环境矛盾越来越突出,世界各国人民环保意识日渐增强。尤其是近十年来,随着全国范围内的雾霾天气,空气质量下降,政府部门开始高度重视化学工业带来的环境污染,积极推进节能减排,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并先后出台了多项产业政策,鼓励环保型石化产业的发展,鼓励石油化工行业加大末端产品的深度加工和回收利用,减少对于大气、水资源的直接排放。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为其快速发展的提供了有利契机。我国石油化工产业以其巨大的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和生产环节的高耗能,站上了碳中和浪潮的风口浪尖。碳达峰、碳中和作为科学、健康、绿色的发展方式,必然也引导着石油化工产业发展的最终方向。
(3)工程勘察设计行业
勘察设计行业作为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受益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固定 资产投资的稳步增长,行业从业规模、营业收入等不断扩大。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2021 年 全国工程
勘察设计统计公报》,截至 2021 年底,全国共有 26748 个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参加统计,其 中工
程设计企业 23875 个,占企业总数 89.3%;2021 年度,工程设计新签合同合计 7347 亿元,同
比增长 4.3%;工程总承包新签合同合计 57885.8 亿元,同比增长5.1%;行业营业收入总计
84016.1亿元,其中工程设计收入 5745.3 亿元,同比增长 4.8%;工程总承包收入 40041.6 亿元,
同比增长 21.1%;其他工程咨询业务收入 964.8 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 19.8%;实现净利润2477.5 亿元,同比减少 1.4%;行业科技活动费用支出总额为2541.7亿元,同比增长 36.1%;企业累计拥有专利38.2万项,同比增长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