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20 年年度报告摘要
一、重要提示
1、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行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等证监会指定媒体上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本行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本行第八届董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 2021 年 3 月 26日在北
京召开,审议通过了本行《2020 年年度报告》及摘要。会议应出席董事 14名,实际出席董事 14名,其中,于春玲董事、冯仑独立董事因其他事务未能亲自出席,分别书面委托刘冲董事、王立国独立董事代为出席会议并行使表决权。本行 5名监事列席了本次会议。
4、本行按照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 2020年度财务报告已经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和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分别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和国际审计准则进行审计,并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本行董事会建议:以本行截至 2020 年末已发行股份
5,403,190.90 万股计算,每 10 股派发普通股股息人民币 2.10 元(税
前),现金股息总额共计人民币 1,134,670.09 万元。由于本行发行的可转债处于转股期,若总股本在实施权益分派的股权登记日前发生变动,本行将维持分配现金股息总额不变,相应调整每股分配股息;本行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6、本年度报告摘要中“本行”“光大银行”均指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本集团”指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子公
司。
二、本行基本情况
1、基本信息
股票简称 A 股:光大银行 股票代码 A 股:601818
H 股:中国光大银行 H 股:6818
证券上市交易所 A 股:上海证券交易所
H 股:香港联合交易所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李嘉焱 李嘉焱
电话 86-10-63636388
传真 86-10-63636713
电子信箱 IR@cebbank.com
2、简介
本行成立于 1992 年 8 月,是经国务院批复并经中国人民银行批
准设立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总部设在北京。本行于 2010 年 8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 601818)、2013 年 12 月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 6818)。
本行聚焦“打造一流财富管理银行”战略愿景,推进“敏捷、科技、生态”转型,通过综合化、特色化、轻型化、数字化发展,加快产品、渠道和服务模式创新,在财富管理和金融科技等方面培育了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形成了各项业务均衡发展、风险管理逐步完善、创新能力日益增强的经营格局,逐步树立了一流财富管理银行的社会形象。
截至报告期末,本行已在境内设立分支机构 1,296家,实现境内省级行政区域服务网络的全覆盖,机构网点辐射全国 149个经济中心城市;聚焦财富管理战略,继光大理财子公司成立后,北京阳光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开业,布局专业化消费市场;紧跟“一带一路”倡议,加快国际化布局,香港分行、光银国际、首尔分行、光银欧洲、
卢森堡分行、悉尼分行相继开业运营,东京代表处正式设立,澳门分行筹建申请获银保监会批准;社会责任日益彰显,持续多年支持“母亲水窖”公益活动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影响,致力于普惠金融的“光大云缴费”发挥线上化、便捷化优势服务了亿万民众。
多年来,伴随中国经济和金融业的发展进程,本行品牌形象和市场价值不断提升,在为广大客户和社会公众提供优质金融服务的同时,实现了良好的经营业绩,已成为一家运作规范、颇具影响力的上市银行。
3、主要业务概要
3.1 市场竞争优势明显,社会影响显著提升
本行坚定执行“一流财富管理银行”的战略规划,核心经营指标跨越式增长,存款和贷款均站上三万亿元,近年来的总资产、存款、贷款、营业收入、净利润、拨备计提复合增长率及中收占比、ROE、ROA 等指标在同业名列前茅。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陆续应用于实际业务,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名品。依托光大集团综合平台推进财富 E-SBU 建设,促进产融结合,推广优势产品,推动场景嵌入,加快服务创新。在“全球银行品牌价值 500强排行榜”名列第 25位,比上年提升 3位;品牌价值首破百亿美元,达 103.2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6.6%。在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发展奖评选中取得历史最好成绩,是唯一荣获一、二、三等奖的股份制银行。
3.2 服务实体精准有效,彰显央企责任担当
本行加大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支持力度,为制造业、民营企业、小微企业提供金融保障。举办“服务制造业、民营企业、普惠金融发展云座谈云签约仪式”,推出提升服务、降低成本的“十项举措”。组织“心怀金融使命、情系民营企业”云签约,开展“聚力新科技、助推新动能”先进制造业云签约,与大批民营企业和先进制造业企业签
订合作协议。民营企业贷款增速高于贷款平均增速,制造业贷款和制 造业中长期贷款的增量、增幅双创新高,全面完成普惠金融“两增两 控”监管要求,按照“增量、降本、便利”要求,为实体经济大幅让 利。大力支持抗疫阻击战,向医疗卫生保障和生活物资保障相关企业 及时提供授信支持。
3.3 风险控制有力有效,治理能力日益增强
本行不良贷款额和不良贷款率实现“双降”,不良率降至近年来 最低,取得资产质量保卫战胜利。体制机制改革全面落地,推进统一 授信,实现“表内外、境内外、母子公司”统一风险限额管理。实行 差异化审批授权,总行直接审批比例超过一半,对分行审批重检比例 接近七成。开展市场乱象整治“回头看”和风险排查,加强风险监测 预警。持续开展审计监督评价,严肃信贷纪律,规范经营行为,维护 制度权威,增强风控实效。
3.4 党建工作成果丰硕,齐心建设阳光家园
本行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要求,健全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巩固深化 主题教育成果。完成了 10家分行和 3家村镇银行的常规、专项巡察。 千方百计为员工办实事办好事,调整新年金方案,升级补充医疗保险, 组织员工参加北京市积分落户,开展“夏送清凉”“冬送温暖”活动。 关注“员工心声”,完善阳光关爱基金,关心扶贫驻村干部。启动“员 工舒心计划”,关爱员工身心健康。
4、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4.1 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项目 2020 年 2019 年 2020 年比 2019 2018 年
年增减(%)
经营业 绩(人民币百万元)
营业收入 142,479 132,812 7.28 110,244
利润总额 45,497 45,163 0.74 40,852
净利润 37,905 37,441 1.24 33,721
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 37,824 37,354 1.26 33,659
归属于本行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37,876 37,396 1.28 33,683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17,157 65,100 79.96 19,514
每股计 (人民币元)
归属于本行普通股股东的每股净资产 1 6.45 6.10 5.74 5.55
基本每股收益 2 0.68 0.68 - 0.61
稀释每股收益 3 0.61 0.62 (1.61) 0.55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 0.68 0.68 - 0.61
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17 1.24 75.00 0.37
规模指 标(人民币百万元)
资产总额 5,368,110 4,733,431 13.41 4,357,332
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 3,009,482 2,712,204 10.96 2,421,329
贷款减值准备 4 75,533 76,228 (0.91) 67,209
负债总额 4,913,112 4,347,377 13.01 4,034,859
存款余额 3,480,667 3,017,888 15.33 2,571,961
股东权益总额 454,998 386,054 17.86 322,473
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资产 453,449 384,982 17.78 321,488
股本 54,032 52,489 2.94 52,489
盈利能 力指标(%)
平均总资产收益率 0.75 0.82 -0.07 个百分点 0.80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5 10.71 11.77 -1.06 个百分点 11.55
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 9.16 11.22 -2.06 个百分点 11.05
净利差 2.20 2.18 +0.02 个百分点 1.91
净利息收益率 2.29 2.31 -0.02 个百分点 1.97
成本收入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