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简称:隆基股份 股票代码:601012
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LONGi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注册地址:西安市长安区航天中路 388 号)
关于《请做好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可转债发审委会议准备工作的函》的
回复
保荐机构(主承销商)
(深圳市红岭中路 1012 号国信证券大厦 16-26 层)
二零二一年十月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根据贵会 2021 年 9 月 28 日出具的《关于请做好隆基股份公开发行可转债发
审委会议准备工作的函》的要求,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信证券”或“保荐机构”)已会同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发行人”、“申请人”或“公司”)以及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简称“发行人会计师”)等中介机构对函中所列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和核查。现将相关问题的落实情况回复如下,请予审核。
说明:
1、如无特别说明,本告知函回复中的简称或名词释义与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申请文件具有相同含义。
2、本回复中任何表格若出现总计数与所列数值总和不符,均为四舍五入所致。
目 录
问题 1、 ...... 3
问题 2、 ...... 13
问题 3、 ...... 34
问题 4、 ...... 43
问题 1、关于本次募投项目。根据申请材料,申请人本次发行拟募集资金
70 亿元,用于年产 15GW 高效单晶电池项目等。本次募投项目拟通过租赁方式实施,出租方西咸新区泾河新城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银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总公司拟租赁厂房尚未建设完毕,尚未取得拟租赁厂房的房产证。申请人 2018年度配股及 2019 年度可转债项目均存在大额结余资金,并对 2018 年度配股募投项目部分设备一次性计提了 27,937.49 万元减值准备。
请申请人:(1)说明本次募投项目是否需履行主管部门审批、核准、备案等程序及履行情况;(2)说明是否存在产能过剩风险,相关风险是否充分披露;(3)说明上述拟租赁厂房的建设进度、建设资金来源及筹集情况、施工方、进度安排、预计完成时间;(4)说明厂房建成之后办理房产证的流程、预期进度、可否保证募投项目按计划开工;(5)说明如上述租赁厂房未及时完工,申请人有哪些替代措施,保证募投项目如期开工及实现预期效益;(6)结合前次募投项目募集资金的使用及结余情况,说明本次募投项目融资规模的测算是否谨慎。请保荐机构说明核查依据、过程,并发表明确核查意见。
【回复】
一、说明本次募投项目是否需履行主管部门审批、核准、备案等程序及履行情况
公司本次募投项目中的“补充流动资金项目”不涉及新建固定资产投资,因此无需履行审批、核准或备案程序;建设项目“年产 15GW 高效单晶电池项目”和“年产 3GW 单晶电池制造项目”已完成投资项目备案程序并取得了环境影响评价批复,具体情况如下:
(一)本次募投项目已完成投资项目备案的情况
根据《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六百七十三号)《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6 年本)》,公司本次募集资金建设项目“年产 15GW高效单晶电池项目”和“年产 3GW 单晶电池制造项目”不属于关系国家安全、涉及全国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和重大公共利益等项目,不需要实行核准管理,仅需履行备案程序。
根据《陕西省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陕发改投资〔2017〕1331号)的规定:“备案管理的项目按照属地原则,实行分级备案,跨县、跨市项目由项目所在地上一级投资主管部门或指定的投资主管部门备案。设立的国家级、省级的开发区、工业园区享有市、县级投资项目备案权限,其他开发区、工业园区由各市政府自行确定”。由于“年产 15GW 高效单晶电池项目”不属于跨县、跨市项目,因此相关投资备案应在陕西省西咸新区泾河新城办理。
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宁政办发〔2017〕153 号)的规定:“实行备案制的项目,除国家明确要求必须由自治区发展改革部门备案的项目外,其他项目均按照属地原则,由县(区、市)发展改革部门(工业技术改造项目由工业和信息化部门),经自治区或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授权的开发区管委会经济发展部门(统称备案机关)进行备案”。因此,“年产 3GW 单晶电池制造项目”相关投资备案应在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办理。
公司本次募投项目已完成的备案情况如下表所示:
序号 募投项目名称 备案机关 备案时间 项目代码
1 年产 15GW 高效 泾河新城行政审 2021.3.23 2103-611206-04-05-585771
单晶电池项目 批与政务服务局
年产 3GW 单晶 银川经济技术开
2 电池制造项目 发区管理委员会 2021.4.21 2104-640901-07-01-649125
经济发展服务局
(二)本次募投项目已取得环境影响评价批复的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生态环境部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2019 年本)》,公司本次募集资金建设项目“年产 15GW高效单晶电池项目”和“年产 3GW 单晶电池制造项目”不属于由生态环境部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 年版)》,公司本次募
集资金建设项目“年产15GW高效单晶电池项目”和“年产3GW单晶电池制造项目”属于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公司上述建设项目的实施主体均已按照相关法规的要求编制了环境影响报告书。
根据《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2020 年
本)》《西咸新区本级行政权利事项清单》,“年产 15GW 高效单晶电池项目”不属于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审批的建设项目,应当在陕西省西咸新区生态环境部门办理相关审批。
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2015 年
本)》,“年产 3GW 单晶电池制造项目”不属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和设区的市环境保护局审批的建设项目,应当在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生态环境部门办理相关审批。
公司本次募投项目已取得的环境影响评价批复情况如下表所示:
序号 募投项目名称 环评批复机关 批复时间 批复文号
年产 15GW 高效 陕西省西咸新区
1 单晶电池项目 行政审批与政务 2021.7.14 陕西咸审服准〔2021〕85 号
服务局
年产 3GW 单晶 银川经济技术开
2 电池制造项目 发区管委会建设 2021.7.30 银开建环发〔2021〕37 号
和生态环境局
综上,公司本次募投项目中的“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无需履行审批、核准或备案程序,建设项目“年产 15GW 高效单晶电池项目”和“年产 3GW 单晶电池制造项目”已履行主管部门审批、核准、备案等程序。
二、本次募投项目是否存在产能过剩风险,相关风险是否充分披露
(一)本次募投项目是否存在产能过剩风险
1、本次募投项目新增产能将主要供应公司内部组件环节,用于弥补自用电池产能缺口,产能的消化能够得到有效保障,未来发生产能过剩的风险较小
报告期内,公司自有电池产能缺口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MW
项目 2021年1-9月 2020 年度 2019 年度 2018 年度
自有电池产能(1) 37,300 20,300 6,300 3,880
自有组件产能(2) 57,700 28,000 10,300 6,340
自有电池产能缺口(2)-(1) 20,400 7,700 4,000 2,460
注:上表中为报告期各期间产能,与期末时点产能存在一定差异,下同;2021 年 1-9
月产能已进行年化处理。
如上表所示,报告期内公司电池、组件业务发展迅速,产能和销量规模均呈快速增长趋势,2020 年组件业务出货量已跃居全球第一,但与此同时,公司自有电池与组件产能不匹配的矛盾也开始凸显,产能缺口总体呈现持续扩大趋势,2021 年产能年化缺口已达 20.4GW,成为公司产业链的短板环节。
公司本次募投项目建成后新增 18GW 电池产能,将主要供应公司内部组件
环节使用,用于弥补公司自有电池产能缺口,因此未来新增产能的消化能够得到有效保障,发生产能过剩的风险较小。
2、光伏行业未来市场空间巨大,为本次募投项目新增产能的消化提供了重要市场保障
光伏发电目前已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大部分地区实现了“平价上网”,同时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全球主要国家均提出了更加积极的气候发展目标,我国也做出了二氧化碳排放力争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光伏行业将迎来更快发展阶段,未来发展空间巨大,从而为本次募投项目新增产能的消化提供了重要市场保障。
短期来看,随着光伏发电在全球大范围内摆脱补贴依赖实现“平价上网”,市场增速将明显加快,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到“十四五”末,全球年新增光伏装机规模有望增长至 270-330GW。
2021-2025 全球新增光伏装机规模预测(GW)
数据来源:CPIA
从中长期来看,为达成《巴黎协定》设定的温室气体排放目标,在全球主要国家“碳中和”目标的引导下,以风电、光伏为主导的可再生能源将是未来三十年增长最为迅速的能源,根据《BP 世界能源展望(2020 年版)》预测,2050 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将从 2018 年的 5%分别增长至净零排放情景下的 60%和快速转型情景下的 45%,全球能源结构也将进入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低碳能源时代。
3、行业先进高效单晶产品产能供给存在缺口,从而为新增产能的消化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
目前行业存量电池产能基本为 P 型单晶 PERC 电池产品,量产转换效率已接
近极限,无法满足行业下一阶段持续降本增效的要求,而 N 型单晶电池技术由于效率提升潜力巨大,并且还具有双面率高、温度系数低、无光衰、弱光性能好等优势,将成为接力 PERC 技术,推动发电成本继续下降的下一代主流电池技术,并逐步占据市场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