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代码:600939 公司简称:重庆建工
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2 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
划,投资者应当到 http://www.sse.com.cn 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
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根据2023年4月25日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公司2022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本次利润分配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24元(含税)。本次利润分配不送红股,也不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总股本1,901,788,174股,以此为基数计算预计分配利润45,642,916.18元(含税)。在本方案审议之日起至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期间,公司如因存在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等原因致使公司总股本发生变动的,拟维持分配总额不变,相应调整每股分配比例。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 股票上市交易所 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 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 重庆建工 600939 不适用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窦波 吴亦非
办公地址 重庆市两江新区金开大道1596号 重庆市两江新区金开大道
1596号
电话 023-63511570 023-63511570
电子信箱 zqb@cceg.cn zqb@cceg.cn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一)行业情况分析
1.房屋建筑市场迎来复苏,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2022 年,国内房地产市场急剧降温,投资活力降低,消费者信心受阻,房企业绩普遍下滑,房地产行业进入下行期。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 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 13.3 万亿元,同比
下降 10%;房屋建筑施工面积 156 亿平方米,同比下降 0.7%。2022 年四季度以来,中央明确支持
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信贷、债券、股权融资三箭齐发,为房企授信扩容、增新发债,并重启股权融资,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房地产市场开始逐步修复。据国家统计局公布
数据,2023 年 1-2 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 5.7%,商品房住宅销售面积下降 0.6%,但降幅
已明显收窄;而同期住宅销售额同比增长 3.5%,房地产销售回暖迹象较明显。同时,未来新型城镇化建设将带来城市更新、旧城改造及保障房等项目的增量,大中城市科教文卫等基础设施补短板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房地产市场对房建业务的影响,建筑业中的房地产需求仍较高。鉴于 2022年底房地产宽松政策的力度较强,覆盖保需求、保项目和保主体等各个方面,2023 年地方性宽松政策还在陆续推出。但因房地产相关政策传导具有一定时滞,存在部分刚需延迟释放的可能,预计 2023 年房地产销售有望后续得到进一步修复。
2.基建投资延续较高增长,成为稳增长的重要力量。
基建投资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一环,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是稳增长的重要抓
手。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 年基础设施投资较上年增长 9.4%,增速比 2021 年加快 9 个百
分点,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5.1%,一定程度弥补了消费收缩缺口。2023 年,在结构上,财政支出政策对基建的扶持力度依然较强,其中一般预算支出中,基建类支出同比增长 3.6%,较 2022
年提高近 2 个百分点。政府性基金支出也加大对基建投资类项目支持,2023 年 1-2 月新增地方政
府专项债超 8 成投向基建类项目,专项债用作资本金重点投向交通建设类项目。以高速公路为例,
2023 年,全国 14 条重点高速即将开工,总投资超 2000 亿元。在节奏上,财政支出将保持前置发
力,并加快实物工作量落地。调整后,预计全年基建投资增速可达到 9.4%。在规模上,来自全国31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预算报告显示,财政部已提前下达 2023 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 2.19 万亿元,创历史新高,较上年大幅增长 50%。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配合下,预计 2023 年我国基建投资增速仍将保持较高水平,将在建筑业需求带动过程中发挥引擎作用。在方向上,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5G 基建、高铁、新能源等新基建和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等“两新一重”(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领域发展空间较大,预计未来新基建对建筑业总产值的带动效果将明显提升。
3.建筑智能化稳步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空间巨大。
在“双碳”的背景之下,建筑行业作为“碳排放大户”“碳达峰”任务的主要抓手,拥有碳减排的空间极大,将会成为节能减排的重要节点。装配式建筑是建筑行业实现“双碳”目标的主要举措,相较于传统现浇建筑,装配式建筑在生产制造和施工等环节均能实现“减碳”效果。建筑企业正加大布局装配式建筑,据 CCPA 统计,2022 年上半年全国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
积的比例超过 25%,装配式建筑建设面积累计达到 24 亿平方米,但与 2025 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
建筑比例达到 30%以上的目标仍有一定差距。从国家政策上看,2022 年以来,国家和各部委相继出台了《“十四五”建筑业务发展规划》《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关于公布智能建造试点城市的通知》等政策,都提出要推进生产生活低碳化,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全面推行绿色施工。2022 年 8 月重庆市印发《关于印发重庆市城市更新提升“十四五”行动计划的通知》,指出重点培育装配式部品部件、智能施工机械装配产业,以发展装配式建筑为重点,积极推进建筑工业化,推广装配式建筑集成化标准化设计,在绿色建筑中推广成熟装配式技术应用。在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的扶持以及市场环境的助推下,装配式建筑行业将迎来发展黄金期。
(二)市场地位
公司作为重庆市属国有重点企业和深耕本地多年的上市公司,在承建川渝地区重大建设项目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品牌和区域优势,并坚持立足重庆,面向全国,不断拓展市场份额。长期以来,公司坚持技术立企、人才强企,加强科技创新和统筹组织,推动建筑工艺提档升级,不断提
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对中高端产品的渗透力。随着“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规划等加快推动落实,重庆“两点”“两地”战略的持续推进和不断深化,给公司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业务发展的重要机会。公司将持续巩固传统房屋建筑市场,大力开拓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市场,以及水运、水利、电厂、园区等建设领域,通过整合上下游产业链,不断提高市场影响力和市场地位。
展望未来,公司将突出建筑施工优势,全力打造集设计、投资、建设、运营、增值服务为一体的全生命周期千亿级综合性建筑企业集团,初步建成“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一流企业。
公司是以房屋建筑工程、基础设施建设与投资等业务为主业,集工程设计、机械制造、建筑材料生产、特许经营、物流配送等服务为一体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
(一)主要从事的业务
公司主要从事的业务包括:公共与民用房屋建筑施工、机电安装工程施工、建筑装修装饰等;高等级公路及公路路基、路面、桥梁、水利、港口、隧道等的施工、建设与投资;建筑机械设备、器材、构件、钢结构、建筑材料的生产、销售、物流、工程设计、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
(二)主要经营模式
公司实施的工程项目经营模式主要分为施工合同模式和融资合同模式两个类别。其中,施工合同模式主要用于房屋建设、基建工程、专业工程、建筑装饰等业务;融资合同模式主要用于部分基建工程业务。公司实施的工程项目经营模式如下图所示:
主要经营模式
施工合同模式 融资合同模式
工 E 施 专 P B B
程 P 工 业 P O O
总 C 总 承 P T O
承 模 承 包 模 模 模
包 式 包 式 式 式
1.施工合同模式
主要的施工合同模式有工程总承包、EPC、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等。
工程总承包:公司在拥有的工程总承包资质范围内提供承揽承建服务。工程总承包范围最广,包括资金管理、勘察、设计、施工(包括各项目、各专业)、聘请施工监理、办理工程竣工验收手续,提交各项工程数据,最后向业主移交完工工程,直接对业主负责。
EPC 模式:受业主委托,公司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通常在总价合同条件下,公司充分发挥在设计、采购、施工等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对所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费用和进度进行负责。
施工总承包:公司直接与业主或业主委托的工程总承包商签订施工总承包合同,按照施工图负责整个工程所有分项工程和各个专业工程的施工任务,并保证施工进度、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等满足业主及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直接对业主或业主委托的工程总承包商负责。
专业承包:是从业主或施工总承包商处分包某专业工程进行施工。公司主要在桩基工程、防水工程、安装工程、通风管道工程、弱电工程、消防工程、建筑装饰等领域实施专业承包。
2.融资合同模式
主要的融资合同模式有 PPP、BOT、BOO 投资模式等。
PPP 模式:公司通过资本运作来承揽业务的一种形式,经过招采程序后,社会资本方与政府或政府代表方合作,各方作为股东方共同出资设立项目公司,通过项目公司对 PPP 项目的融资、建设和运营进行全面管理并对实施机构负责。
BOT 模式:公司与业主方签订特许权协议,负责项目的融资、设计、建造、经营和维护并在一定时期内对建设项目享有经营权,依据合同约定在运营期内通过收取运营费用、获得可行性缺口补助等方式回收投资和取得合理回报,特许期满后项目将移交回政府。
BOO 模式:公司与业主方签订特许权协议,承包商根据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