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客服

688066 科创 航天宏图


首页 公告 688066:2020年年度报告摘要

688066:2020年年度报告摘要

公告日期:2021-04-24

688066:2020年年度报告摘要 PDF查看PDF原文

公司代码:688066                                                公司简称:航天宏图
            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0 年年度报告摘要

一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
  划,投资者应当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等中国证监会指定媒体上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第四节 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详细描述可能面对的相关风险,敬请投资者予以关注。
3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
  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4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5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6  经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拟以2020年12月31日总股本166,318,933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70元(含税),预计共分配股利 11,642,325.31 元(含税),公司本次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在实施权益分派的股权登记日前,若总股本发生变动,拟维持分配总额不变,相应调整每股分配金额,本次利润分配方案尚需提交本公司 2020 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7  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 √不适用
二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    股票上市交易所    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    变更前股票简称
                    及板块

      A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    航天宏图          688066          不适用

                    科创板

公司存托凭证简况
□适用 √不适用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信息披露境内代表)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王军                              张路平

      办公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杏石口路益园文化创意  北京市海淀区杏石口路益
                        产业基地A区1号楼5层                园文化创意产业基地A区1

                                                          号楼5层

        电话          010-82556572                      010-82556572

      电子信箱        ir@piesat.cn                      ir@piesat.cn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一) 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1、主要业务情况

  公司作为国内卫星应用领域的龙头企业,通过自主研发的 PIE 系列卫星应用软件平台,面向政府、特种用户、企业等不同类别、不同层级、不同区域的客户,提供软件产品销售、系统设计开发和数据分析应用服务,目前业务主要覆盖卫星应用产业链的中下游。报告期内,面向卫星互联网时代发展浪潮,公司拟发射分布式干涉雷达卫星星座,向产业链上游拓展,布局全产业,形成产业链上下游贯通、星上地面一体、云边端协同、全行业服务的商业模式。届时,公司将成为唯一一家覆盖卫星应用领域上中下游、提供通导遥一体化服务的全产业链上市公司。

  2、主要产品及服务情况

  (1)空间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产品线

  空间基础设施是为广大用户提供遥感、通信广播、导航定位以及其他产品与服务的天地一体化工程设施,由功能配套、持续稳定运行的天基系统、地面系统及其关联系统组成,是信息化、智能化的战略性基础数据设施,是支撑社会治理、民生改善、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公共服务设施,在卫星应用产业链条中处于承上启下的核心位置,航天宏图凭借 PIE 产品优势和技术积累,持续参与空天特色的国家数字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主要内容包括:

  ①空间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服务


  重点围绕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及相关专项,按照资源统筹、多星组网、多种观测技术优化组合、数据全球接收与服务的思路,以高精度、全要素和体系化地球观测信息的处理、共享和应用为核心,面向大众化、通导遥一体化、服务化,开展卫星总体规划、地面接收站网、数据处理中心、共享网络平台和共性应用支撑平台等咨询设计。报告期内,公司参与了《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中 2020 年所发射的全部遥感卫星地面系统的设计工作,并开展十四五期间的卫星规划和论证,积极探索卫星应用模式的转型、新技术的应用、非光学卫星的发展以及商业化模式运营,推动航天航空创新发展,为打造智能化全球覆盖、高效运行的社会战略基础设施体系提供服务。

  ②空间基础设施系统建设

  空间基础设施系统建设业务主要是围绕高效的数据处理、多行业的卫星综合应用和服务,重点建设卫星的数据服务、算法服务和产品服务,公司已构建国际先进的遥感云服务平台“PIE-Engine”,该平台集成了公司自主开发的光学、微波、光谱、雷达等多种数据算法,可支撑气象、海洋、陆地多系列卫星地面及应用系统开发任务。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服务北斗三号卫星工程,助力全球组网,倾力打造星基北斗全球短报文应用平台,深度参与北斗应用示范重点项目,支撑特种行业信息化建设,服务空间科学领域微小卫星北斗创新应用,开发“北斗+高分”综合服务平台,推动省、市级智慧市政、智慧水利、智慧旅游等卫星综合应用。

  (2)PIE+行业产品线

  近年来,PIE 基础平台已从单一的工具软件,逐步发展成为自然资源、应急管理、生态环境、气象海洋、农业林业等十多个行业的卫星应用核心业务支撑平台,延续“深度挖掘需求,自上而下推广”市场发展战略,公司持续支撑国家级及特种行业卫星数据中心业务运行建设,依托成熟的营销网络体系,推动遥感和北斗技术在全国省、市、县等单位的落地应用,逐步打开地方部门的卫星应用服务市场。报告期内,公司在保持气象海洋、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优势行业应用的基础上,重点提升了特种行业、应急管理等领域卫星应用的深度和广度。

  特种领域应用方面,公司推出了 PIE 平台特种应用版本,构建支持物理世界和赛博空间下多维时空信息汇聚、处理、分析、仿真于一体的智慧地球底座,业务范围涵盖航空/航天任务仿真和装备数字孪生、虚实交融环境构建、典型目标识别、知识图谱挖掘、智能分析预报、模拟训练推演以及指挥决策保障等内容。报告期内,公司凭借过硬的技术实力连续中标成为多个型号和工程的总体单位,为未来的特种应用业务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应急管理方面,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央财经委第三次会议对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提出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明确 9 项重点工程,灾害风险普查为九项工程之首,公司对此推出了基于 PIE 平台灾害管理解决方案,综合应用遥感和北斗技术全面参与我国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专项, 2020 年公司率先落单国家第一个试点县房山区普查专项建设,形成全国房山经验样板工程,圆满完成了国家级试点大会战任务,同年四季度,应急管理部会同有关部门已在全国范围内选择 100 余个县(市、区)陆续开展普查试点,截止目前公司已连续中标多个部委 19
个省 30 多个县(市、区)试点工作,试点项目中标金额超过 1 亿元,未来将面向全国 300 多个地
市和 2800 个县全面推广,成为公司新的盈利增长点,同时也为公司承担后续生态修复工程、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实施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等 8 项重点工程打下良好基础,对未来收入增长提供有效保障。

  (3)云服务产品线

  公司持续加大云服务产品线投入,在 2019 年 PIE 产品入选华为云严选商城基础上,2020 年 9
月,公司在华为云等公有云设施上线并发布了PIE-Engine云平台,全面对标美国Google Earth Engine数字地球平台,PIE-Engine 是一个集实时数据汇聚、分布式计算、交互式分析和数据可视化为一体的在线时空信息云计算平台,该平台能够融合遥感、北斗、物联网等多源感知数据,目前已和国内外有关数据源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已接入卫星遥感数据及专题产品 100 余种,总量 3PB,日更新 10TB 以上,覆盖气象、海洋、植被、农业、水利、生态、大气等十余个领域,其中高分辨率数据可达到亚米级精度,具备每日更新的能力,可提供监测、预测、分析为一体的快速、定量、准确的业务化流程服务,通过“云+端”场景化应用,为行业客户提供山火监测、大气污染监测、种植规划、病虫害防治指导等数据支持和管理服务,实现从单纯项目定制交付向以“订阅制”为核心的 SaaS 模式转变。报告期内,公司面向电力、保险、农业等商业公司提供了 SaaS 服务,赋能卫星应用新型行业,拓展商业应用新场景,收入也较上一年度有迅猛增长。

  (4)卫星运营产品线

  报告期内,公司在现有业务基础上,筹建建设分布式雷达卫星星座,从卫星应用产业链中下游向产业上游进军,打造“上游自主数据-中游自主平台-下游规模应用”业务布局,待卫星星座建成后,公司将成为唯一一家业务覆盖卫星应用领域上中下游、提供通导遥一体化服务的全产业链上市公司,并衍生出公司第四条产品线——卫星运营,公司将凭借自有数据源助推云业务发展,促使云业务收入快速增长。

(二) 主要经营模式

  自公司成立就坚信 “研发驱动经营、技术是竞争之本”的发展理念,致力于卫星应用软件国产化。其一,公司现已建立“一院四中心”的研发体系,即在北京设立航天宏图研究院,并在西安、成都、南京、武汉等城市设立研发中心,建立了集产品定义、技术攻关、原型研制、迭代开发、联调测试、推广运营于一体的全流程产品研发体系;其二,公司构建了“研发引领应用、应用提升研发”的循环研发机制,研发成果能快速进入行业用户,开展典型示范应用,在应用过程中,不断进行算法优化、模型完善、测试及跟踪评估,持续提升研发成果;其三,公司与各知名高校在课程共建、产教融合、算法共研、人才培养、二次开发大赛进行密切合作,并先后与以下知名高校共建成立了合作机构,包括“武汉大学-航天宏图遥感先进技术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航天宏图研究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航天宏图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航天宏图联合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航天宏图遥感创新中心”、“中国海洋大学航天宏图技术转移分中心”等,截至目前,与公司建立产学研合作的高效已达 150 多所;其四,拟通过建设分布式雷达卫星星座,打通卫星应用全产业链,实现上中下游协同发展。

  业务推广方面,公司采用“深度挖掘需求并自上而下推广”的销售模式,已在全国主要省市设立分支机构,覆盖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七个大区,按照总部、大区、省办、城市节点四级管理体系进行分级管理,并持续加快营销网点布设,将成熟的应用成果以产品化、服务化模式,复制延伸至地、市、县。国际方面,公司着力于优化完善海外市场布局,整合公司内各项资源并集中优势力量,做好海外客户、合作伙伴、代理商的开发和签约工作,公司目前已在中国香港、澳大利亚、英国、瑞士设立分支机构,待新冠疫情缓解后,国际业务可逐步开展。
(三) 所处行业情况
1.  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随着高分专项建设完成、北斗三号全球组网、民用空间基础设施逐步建设,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已经形成基
[点击查看PDF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