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代码:603956 公司简称:威派格
上海威派格智慧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
划,投资者应当到 www.sse.com.cn 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
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经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母公司)期末可供分配利润为人民币203,158,441.33元。经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决议,公司2023年度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扣除公司回购专户的股份余额为基数分配利润,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元(含税)。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为508,435,475股,公司回购专户股份为5,154,206股,以此计算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为人民币50,328,126.9元(含税)。如在本报告披露日起至实施权益分派的股权登记日期间,公司总股本发生变动的,拟维持每股分配比例不变,相应调整分配总额,并将另行公告具体调整情况。2023年度盈余公积金和资本公积金不转增股本。本次利润分配方案尚须提请公司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 股票上市交易所 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 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 威派格 603956
可转债 上海证券交易所 威派转债 113608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杨峰 陈寅君
办公地址 上海市嘉定区恒定路1号 上海市嘉定区恒定路1号
电话 021-69080885 021-69080885
电子信箱 zqswb@shwpg.com zqswb@shwpg.com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1、智慧水务行业概述
水务、水利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与人民美好生活的愿景息息相关。
近年来,国务院提出《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要求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充分发挥互联网在促进产业升级以及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中的平台作用,推进水环境质量信息公开,通过互联网实现面向公众的在线查询和定制推送。将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在水务行业进行创新应用,提升水务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实行精细化运行管理。
为响应国家、部委推进技术产业布局,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的要求,各地就工业互联网、5G、大数据、人工智能、BIM 等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提出行动计划,从研发、投资、生产、消费全产业价值链,助力智慧水务发展。
伴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智慧水务的推广,与智慧水务相关的设备,包括智慧水厂设备、供水管网设备等都需要升级换代,因此与智慧水务相关的设备市场空间广阔。智慧水务是水务行业信息化的高级阶段,其核心理念是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智能设备实时感知水务企业生产、管网等信息的全方位变化,对海量感知数据进行传输、存储和处理,并基于统一融合和互联互通的智慧化信息平台,实施对大数据的智能分析,涵盖原水、供水、节水、排水、污水处理及水资源回收利用的完整产业链,从而达到“智慧”状
态,更好的实现供水系统安全、稳定、可靠运行,提高水系统应急安全水平和运行管理效率。 2、行业需求情况
(1)供水安全保障要求匹配智联基础设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气候变化的挑战,供水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传统的供水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高效、精准的供水安全保障需求。因此,市场迫切需要一种创新的解决方案,以应对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管网漏损等问题,确保供水系统的稳定和水质的安全。智慧水务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如物联网(IoT)、大数据分析、云计算和人工智能(AI),实现供水系统的实时监测、智能预警和优化管理。
智慧水务不仅能够提高供水效率,降低漏损率,还能有效预防和应对水质污染事件,保障公众健康。水务公司、政府部门和研究机构都在积极探索如何利用智慧水务提升供水安全。例如,通过部署智能水表和传感器,实现对用水需求的实时监测和预测,优化供水调度;利用大数据分析,对水质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及时发现和处理水质问题;通过智慧水务平台,提高水务服务的透明度和响应速度,增强用户满意度。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智慧水务成为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城市对智慧水务的需求不断增长,为相关技术和服务供应商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2)水资源短缺形势呼吁节水手段升级
我国水资源状况形势严峻,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 1/4,属于中度缺水国家,全国600 多个城市中有 400 多个属于缺水或严重缺水城市。我国极度缺水地区大多属于人口众多的资源性缺水地区,近十年来国家通过“南水北调”等水利工程的建设来解决此类缺水问题,然而城市供水设施和管理水平的落后带来的管理性缺水加剧了水资源匮乏的严峻形势。习近平总书记谈“南水北调”工程时提出,“不能一边加大调水、一边随意浪费水”。城市供水设施和管理水平的落后带来的城市水资源分配不均问题急需有效的解决办法,亟需升级节水手段,减少水资源浪费。
(3)供水系统精细化监管需全流程数字化贯通
中国还有很多城市依然在使用旧式工程的管理机制,导致城市水系统存在管理水平低下,设施实时状态不透明、供水时间应对方案不科学、数据存储不规范、后续改进措施实施不到位、各部门条块分割、各系统数据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同时,我国供水管网设施和管理系统落后,供水管网产销差率大约在 27%左右,中小城镇更高达 35%-42%,远远高于发达国家供水管网产销差率平均值 8%。面对海量水系统数据与漏损控制要求,需要利用科学管理的手段改变水系统管理方式,节约资源、提高管理水平,以更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供水水务系统的整个生产、管理和服务流程。
3、推进智慧水务对水务企业的作用
从管理角度而言,智慧水务聚焦供水安全保障与水务精细化管理,以新技术应用带动水务信息化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在生产管控、业务协同、经营与财务管控、用户服务等重点应用系统建设中充分发挥数据价值,结合供水工艺知识体系与业务知识体系,全面提升行业服务水平,通过数字化、标准化、精细化支撑供水业务的运行监管、调度指挥与决策支持。智慧水务的发展也将为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巨大驱动力。
(1)推动传统水务管理模式向智能化、精益化新模式转变
智慧水务的发展,是传统城镇水务行业转型发展的良好契机。智慧水务能够精细、动态地反映水务行业生产、经营、服务的各个环节,加强管理部门的监管力度,实现从宏观管理向微观管理,从结果管理向过程管理的转变。通过充分利用物联网、无人机、视频监控等技术和手段,构建一体化水务感知体系,提升监测、预警能力,提升供水水质综合达标率,大力提升供水安全、供水服务等管理能力和服务效能,为市民创造出更加优质的供水、用水、饮水环境,提高居民生活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同时,通过智能调度、智能加药、生产管理等系统,平衡供水能力与用水需求,实现药剂的精准计算与投加、水资源的合理分配、设备的最优搭配,大大提升能源利用率,降低能耗,实现水务生产精益化。
(2)融合技术应用发展,辅助决策科学化
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强水务信息化基础设施、数据资源、业务系统整合与成果复用,实现全面互联和充分共享,强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智慧水务的应用,提升预测预警、分析研判能力,改善供水企业的管理现状,使得供水企业的运营与管理更加智能化,进而提升企业的
理水平与综合智能决策能力。
(3)打通数据业务壁垒,达成管理协同化
智慧水务建设需实现网络覆盖和云能力支撑,通过对各子系统的数据与业务打通,实现时间、空间和功能结构的重组,使各级行政主管部门“人机物”联通协同,构建水务的“神经网络”,提升资源整合能力和水务跨部门、多层级的协同联动能力。解决"信息孤岛"、"数据孤岛"和"应用孤岛"三大问题,实现信息的协同、数据的协同和业务的协同,充分发挥智慧水务的“战斗力”。
(4)搭建用户沟通桥梁,转型服务主动化
依托智联基础设施体系构建的智慧水务“神经末梢”,实现水务信息的及时感知与预报预警,当供水事故发生时,实现居民“断水主动报警”向“智能信息提示”转变,实现服务主动化。同时,利用移动终端和互联网为市民提供一站式涉水业务服务,搭建与居民之间的桥梁,充分改善了传统供水公司、政府机构、用户之间的交流方法,提高用户服务便捷度,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更加高效、更加舒适的供水服务。
4、行业政策
目前,我国已出台系列政策支持智慧水务行业的发展,从总体目标、保障措施、管理办法、重点工程等角度对智慧水务行业提供了更为针对性的政策指导。具体如下:
时间 政策名称 相关内容
加快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领域设备更新。围绕建设新型城
镇化,结合推进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以住宅电梯、
供水、供热、供气、污水处理、环卫、城市生命线工程、
安防等为重点,分类推进更新改造。推进各地自来水厂及
国务院关于印发《推 加压调蓄供水设施设备升级改造。加快推进城镇生活污水
动大规模设备更新 垃圾处理设施设备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地下管网、桥梁
2024.03 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隧道、窨井盖等城市生命线工程配套物联智能感知设备建
行动方案》的通知 设。
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力度。把符合条件的设备更新、循环利
用项目纳入中央预算内投资等资金支持范围。
完善税收支持政策。加大对节能节水、环境保护、安全生
产专用设备税收优惠支持力度,把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纳入